当我们讨论“计算之美”时,这种美丽到底是什么模样?也许是像第一位给计算机写程序的人 Ada Lovelace 那样,为计算机科学留下属于她的烙印;也许是像中国计算机之母夏培肃那样,用严谨治学的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计算机人才;又或许与正在追逐梦想的每一个妳一样,即使曾有困惑迷茫,仍能坚持所爱,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3 月 25 日, 由微软亚洲研究院和中国计算机学会合作举办的 “计算之美 ”之 Ada Workshop 2021 成功举办,优秀女性榜样们在线上分享了她们的故事,3700 余名观众在线参与,3500 余条弹幕热烈互动。正是她们的故事,让开篇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具象起来。分享嘉宾、活动组织者在活动现场合影美是爱无止境,勇往直前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春和景明,万事万物都欣欣向荣,清华大学史元春教授的报告就以“欣新向荣”为题。她回顾了自己的发展经历,发现这条她倾注了无限热爱的道路,也在不断带领她实现突破。从迈入计算机领域,到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青椒”,再到今日的长江学者、CSRankings...
1d
科技前瞻研究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资源分享一次性全部 get带你读论文一览人工智能、网络、数据挖掘、数据管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领域亮点论文研究院故事在微软10年、15年、20年,一直不变的是“变化”Ignite 2021带来围绕混合现实、智能云、AI、低代码编程、安全合规等领域的新体验科研锦囊收下这份锦囊!为你的科研之路指点迷津大咖对话沈向洋博士与洪小文博士针对人工智能的热点问题展开演讲和探讨数字技能普及让数字技能提升成为“常态”,让数字思维成为“终身思维”你也许还想看: 原文
1d
编者按:MLSys 大会全称为“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Systems”,由 Jeff Dean、Michael Jordan 和 Yann LeCun 等计算机系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顶尖科学家于2019年发起。2021年的 MLSys 大会共收到221篇投稿,52篇被录用,其中微软有四篇入选。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一项工作:通过分析深度学习算法设计空间在移动端侧推理平台的行为特性,以设计针对不同平台的高效深度学习模型。传统上,深度学习算法设计和部署平台的开发是相对独立的。算法设计科学家往往侧重于模型精度,而模型运行效率则是通过在设计中加入计算量的限制来进行保证。图1:深度学习算法设计和模型部署平台的开发是相对独立的。但近日,微软亚洲研究院异构计算组的研究员们在一篇题为“To...
1d
编者按:谈及“计算机图形学”,很多人会觉得很有距离感,或者和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混淆。实际上,计算图形学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而且刚刚度过它的“婴儿期”。随着越来越多新技术、新硬件的使用,计算机图形学还在不断地扩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存在非常广阔的探索空间。近日,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主持了一场内部的炉边对话,与两位计算机图形学专家——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百宁以及首席研究员童欣一起,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与图形学的故事,并且探讨了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最新趋势。本文为大家整理了此次对话的部分精彩内容。洪小文: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计算机图形学,大家都知道我是做语音研究的,我与图形学有过三次“亲密接触”,先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次邂逅是在我大学刚毕业,虽然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图形学,但是我却获得了学校计算机图形学助教的机会。对我来说,计算机图形学是个新鲜的事物,我没有修过全部的相关课程,但在计算机和教科书的帮助下,我还是能够胜任这份助教工作。助教“生涯”之后,由于我转向了别的研究领域,所以就很少接触计算机图形学了。1994年,这个学科再次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认为图灵奖离我很遥远,但没想到我的博士导师...
2w
编者按:2020年的图灵奖颁给了程序员的启蒙老师,“龙书”的作者 Alfred Vaino Aho、Jeffrey David Ullman。两位合作几十年,其研究成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计算机科学家。Aho 和 Ullman 的影响力还表现在:其帮助计算机领域人士了解了算法的理论基础,并规划了编译器和编程语言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课程。对此,微软研究员 Krysta Svore评价,“如果没有他们的工作,我们将无法为手机编写应用程序。”国际计算机协会(ACM)官宣将2020年图灵奖授予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名誉教授 Alfred Vaino Aho 和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名誉教授 Jeffrey David Ullman,以表彰他们在编程语言实现(programming language implementation)领域基础算法和理论方面的成就。除了对编程语言实现本身的贡献以外,这两位教授还著有几本此领域的经典教材,深刻影响了数代计算机科学家,以及广大的程序猿。 可以说,是他们的编译技术才使得计算机能看懂人类的编程语言。图灵奖以英国数学家艾伦·M·图灵(Alan...
2w
编者按: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为实习生们打造的科研训练“沈老师带你肝论文”中,沈向洋博士曾分享了自己发现已发表的工作中出现错误,之后及时勘误的故事,以此告诉年轻的研究者,在科研中,犯错是正常的,纠错是必须的。科研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错误与不断纠正错误的探索过程。“It’s honorable to admit your mistake”。对于科研,我们应有“深揭猛批”的态度,这样才能做出了不起的工作。针对科研容错与纠错这个议题,我们与沈向洋博士进行了更多探讨,以下是他的分享内容。Q1:您如何看待在科学研究中出现错误?沈向洋:在科学研究中,犯错误是经常会出现的事情。因此,容错和纠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研的目的是发现知识。重复实验是验证知识的过程。然而实现“可重复性”的确不容易。不同的领域比如生命科学、量子物理、计算机科学重现实验的难度和代价也可能会有很大差距。在我熟悉的计算机视觉领域,如果有优秀的论文发表出来,很快就会有人努力去尝试重现。如果不能被重现和验证,大家就会抱有一个“健康的怀疑态度”。2014...
2w
3月30日20:00-21:00,我们将邀请 ICLR 2021 两篇论文的一作来到 B 站直播间,分别为大家深度解读微软亚洲研究院在本次大会上的精彩工作,欢迎大家扫码观看。 原文
2w
编者按:作为一项云搜索服务,Azure 认知搜索集成了强大的 API 和工具,帮助开发人员构建丰富的搜索体验。不止于现状,微软的研究员们为 Azure 认知搜索“加持”了语义搜索功能,可以让搜索引擎拥有语义排序、语义摘要、语义高亮、语义问答以及自动拼写校正等能力。本文将揭晓这些神奇功能背后的核心技术,涉及关键词包括预训练、图网络、多任务等。本文编译自微软研究院博客“The science behind semantic search: How AI from Bing is powering Azure Cognitive Search”。智能化的语义搜索是搜索引擎追求的终极目标。多年来,微软的研究人员在持续探索可以实现智能化语义搜索的方法,并于近日将相关的研究成果集成到了微软 Azure 云计算平台的认知服务中——Azure...
3w
上周在文章《微软亚洲研究院高被引论文不完全清单(上篇)》中,我们为大家梳理了历年来微软亚洲研究院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以及信息检索领域的34篇亮点论文。今天的《下篇》给大家带来的是人工智能、网络、数据挖掘、数据管理领域的33篇亮点论文。其中包括:协同过滤、图聚类问题、主题信息、跨模态预训练模型、分布式图计算引擎、隐私保护、采样算法、差分数据结构、深度强化学习框架、知识图、矩阵分解、时序预测......本文的梳理同样是基于 Paper Digest 网站所整理列出的“最具影响力论文”,由于网站收录的大会有限,并不能涵盖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所有研究领域,论文引用量也不能完全代表其影响力,但我们希望这份清单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一些热门领域的研究动向,并给大家的学术研究带来一些启发。以“论文的一句话摘要”为特色的...
3w
想与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偶像级人物直接对话?想要发掘自己的优势,为学业与未来的职场道路找到更好的方向?或是想要在竞争激烈的计算机领域中,早日拨开前途发展的迷雾,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计算之美” 之Ada Workshop 2021,将一一实现妳的愿望!由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国计算机学会女计算机工作者委员会(CCF女工委)共同举办的“计算之美” Ada Workshop 2021, 将于3月25日(周四)以 B 站直播的形式与大家见面。届时,来自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女性榜样和身边优秀的同龄人将为大家带来真诚丰富的故事分享,带领妳一起探寻独属于女性的“计算之美”。微软以“多元与包容”为重要的企业文化之一,多年来持续通过各种形式为计算机领域女学生成长提供切实的帮助。CCF 女工委以推动女性科技工作者在计算机领域内的发展为己任,其中,助力下一代女性计算机人才成长是...
3w
Subscribe to RSS Feeds, Blogs, Podcasts, Twitter searches, Facebook pages, even Email Newsletters! Get unfiltered news feeds or filter them to your liking.
Get Ino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