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消息,只有小道消息才能拯救中国互联网;只有小道消息才能拯救中国创业者.哦,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这里为你分享一些我对互联网的思考和观点,别的地方可能没有的东西.
就诊问问的用药提醒上线了新功能:为他人创建用药计划,并关注他的用药情况。有没有人担心自己的父母忘吃药这个事儿?这个需求似乎一直以来也没有人解决。现在我们准备出手了。如果解决得还不够完美,我们会继续努力?老年人用药有很多客观难题:看不懂或看不清说明书,容易误服。记忆力下降,容易漏服。多病共存,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慢性病高发,需要长时间服药。种种难题叠加,导致了父母服药依从性差,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出现严重并发症。就诊问问的新功能,既能解决父母不会设置用药提醒的问题,也能让你随时随地关注父母的用药情况,从而提高父母用药依从性,更好地控制病情。1. 一键接收并创建你可以在你的手机上,为你的父母创建一个用药计划,通过微信发送,父母只需要一键接收,就能按照你的设置收到用药提醒。你还可以在备注里填上用药注意事项,比如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是嚼服、含服还是大量水送服,甚至是药盒颜色、存放位置,父母每次收到用药提醒时都能看到,感受到你的关心。2....
2d
我是真的好气,所以实在忍不住想问,下图这种缺德的产品交互设计,到底是哪个师娘教出来的?用户在这里百分百会触发误操作。每次用,每次抓狂。当然,也有人会觉得没事啊,虽然会误操作,但功能起码还是能跑通的,又不是不能用。上面是「浙里办」的交互界面,点击左上角的「返回」,很容易误触到旁边的「关闭」,左滑动屏幕当然也不能返回。和上面的图属于同一个交互问题。而且我发现,这还一脉相承了,高级。无论是「浙里办」还是「浙大二院」的官方工具,都是这个白痴设计。同样这个设计,在支付宝里的小程序,也经常看到。看起来,很可能不知道什么部门还是什么公司,弄了一个设计规范,要不也不至于这么一个脑残的交互一直这样不改进。有没有人知道这个到底是什么团队负责的?什么人会对这个负责?麻烦你把用户的抱怨和反馈转给他们看看。前一段时间,我总跑医院,每次都被医院的挂号就医系统折服,做得体验太差了。随便操作一次,都可以找出无数可以优化的点来。考虑到每个优化点都可以让无数人受益,我就特别有点不自量力,想试试能不能反馈改进改进。要不怎么说巧了,这个系统主要的那部分居然是一位朋友所在公司做的,灯下黑了,我一发现这个事实,就厚着脸皮约了这位朋友好几次,说见面喝杯咖啡吧。要知道我还真的很少干...
3d
线上看完今年的腾讯医学 ME 大会,特别好,颇有些意犹未尽,想和大家聊一下这方面的感触。2022 腾讯医学 ME 大会,由腾讯集团携旗下腾讯医典,联合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及其独家授权的中文数字媒体《NEJM 医学前沿》共同举办。这也是第三届 ME 大会,探讨如何凝聚每个人的力量,提升医学素养,积极运用现代医学的方法,改善自身健康。从前沿医学到公众关心的慢性病防治,专家们带来了各自领域的专业实用知识,面向公众进行医学、理性思维的启迪,这正是疫情时期我们所需要的。本次大会邀请到了 5 位国内顶尖医学专家:王辰、霍勇、栗占国、乔友林、魏文胜。王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相信不少人是通过这两年的疫情防控新闻了解到王辰院士,王院士还是创立我国临床戒烟体系的第一人,他主编的《在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为「中国公共卫生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演讲主题:《大医学...
6d
看到一则新闻,谈的是「复工复产,如何为企业与纾困解难」,主持人正在采访某个园区的负责人,该负责人回答提问时候说,在积极的推进「十二条松江政策」。这时候主持人提问了:您刚才讲的「十二条松江政策」,其中有哪些对企业特别有用的政策,您能帮我们介绍一两条吗?结果是该负责人支吾了半天。场面略尴尬。查了一下,所谓「十二条松江政策」应该指的是「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松江区产业扶持资金支持与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中所提到的十二条政策(参见阅读原文)。看完之后,我觉得这位园区负责人回答不上来也算情有可原,因为即使我读了文件,让我说说「有哪些对企业特别有用的政策」,我也说不出来。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之所以关心这个,是因为我是一位企业负责人。准确的说,我们公司算是「中小微企业」,今年其实也看到了不少对中小微企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但这些文件看来看去,也都还是一头雾水。到现在为止,我就看到一条可能对我们公司有点用的政策,也就是「将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
1w
你最近一次情绪崩溃是因为什么?多久以前的事儿了?其实,我最想听到的回答是:很少有情绪崩溃的时候,情绪很稳定。每个人都有压力大的时候,都有遇到人生困境或难题,在这种时候仍能做到情绪如常才是好样的。看到一则剪辑的视频,巴菲特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从事投资不需要多高的智商,需要的是稳定的情绪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恕我直言,鉴于大多数人或许并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能够具备稳定的情绪,在职场上也自然能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团队在过去的 招聘需求 中也经常会有一条对候选人要求「情绪稳定」,不少人看了很奇怪。为什么要有这个要求?工作中做到不情绪化是具备专业精神的一种表现。不能因为一点点的事情就闹情绪耍脾气。对于今天的大多数年轻人而言,意气用事很常见,甚至还能显得很个性。比如,今天天气不好,不想上班;今天天气很好,不想上班,想出去玩;和人拌嘴了,不想工作;天气太热,影响工作效率;天气太冷,伸不出手;支持的球队输了,不想工作;股市亏钱了,无心工作……有句流传很广的话是这么说的:胸有激雷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这个我感觉自己可做不到。不过咱起码得做到别脚上扎了一根刺就嗷嗷直叫,想办法把刺儿拔出来把问题解决掉就是了。稳定的情绪多少依赖于于好的心智。或许随着年龄和...
2w
最近几天我在跟踪台湾的疫情数据,尤其是死亡病例的数据。有人可能好奇,说这个数据有什么好跟踪的呢?和上海不同的是,台湾会公布每个死亡病例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结构,有无基础疾病,打了几针疫苗…… 这个就很有参考价值。从披露的信息看,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60 岁以下较少,而且一般都是已经患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疾病。这时候就值得问一个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群体,帮助他们降低奥密克戎的风险?当下最重要的是接种疫苗,而且要打加强针。只有打了第三针(加强针)之后才会获得更好的保护力。只打两针意义的作用并不大,当然,比一针没打还是好多了的。有的人或许奇怪,这段时间不少城市动不动「静态化管理」,那为什么老年人疫苗接种率还是没提高多少呢?答案是,疫苗接种需要时间。这个时间指的是,第一针和第二针之间,要求间隔...
2w
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你当前的这份工作,最大的挑战都有哪些?你又是如何应对的?可能有的人从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他们的回答是,没什么挑战。当然,肯定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或是被问到的时候稍作思考,然后说出一个算不上挑战的回答。你是一名设计师,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是一位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前端工程师,你需要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是刚入职的毕业生,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的工作是运营公众号,那么你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你是名小饭馆工作的厨师,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果是面试中被问到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或者,如果没被问到,那么你也可以问一下面试官,这份工作需要面对的挑战都有哪些?以便对新的工作有一点基本的预期。识别自己工作中的最大挑战是很重要的事情,也应该严肃对待,如果不知道自己最大的挑战,那么就不会有什么大的收获。题图:高品图像...
2w
前几天一个朋友找我聊天,主要是诉说他的焦虑,挣不到钱了。疫情大环境之下,广告行业也受到冲击,业务越来越少,现在退掉租住的办公场地,搬到了更小的地方,只希望能保持公司的正常运转,顺利渡过经济低迷期。我听了有点唏嘘。毕竟这几年,看着他一路高歌猛进,鲜花着锦,每天都像在打仗,欣欣向荣,充满蓬勃的希望。谁能想到,到了疫情的第三年,也撑不住了。个体如此渺小,再努力仿佛也只是徒劳挣扎,抵不过整个经济环境的冲击。安慰了他几句,我也陷入沉思……社交媒体上,去年爆火的是一些 35 岁员工就准备退休的帖子:而今年,这些大厂(大公司)员工则换了一副画风,现在出现的都是类似「一个月入 6 万的家庭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破产边缘」的帖子。老板和打工人的「难」都越发明显了。两年前信心满满,身价几千万妥妥的人生赢家,现在大环境泥沙俱下,面临裁员,高杠杆搏命上车的月供十万,瑟瑟发抖担心一夜回到解放前。其实今年,我也挣不到钱了。太多人还是过于乐观。乐观得以为进入到一个行业,收入就会随着你工作经验的增加一直增长。事实上,房价是周期的波动,不会一直涨。这几年毕业生每年至少...
3w
每当在我的公众号里介绍我们团队做的产品的时候,都会有人来问:你这个产品怎么赚钱?怎么盈利呢?恍惚间,我还以为又遇到了投资人,简直是灵魂拷问。当我发个推广文案的时候总被骂又发广告,让我发产品信息的时候又来操心怎么赚钱。有人来问的时候,我都不太想回答,一是没必要,另外也担心回答不明白。如果是面向企业的产品,那么,产品从企业赚钱。如果产品是面向个人用户的,思考如何赚钱是某种形式的「过早优化」。过去在软件开发行业,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过早优化是万恶之源」。产品刚发布还没什么用户就思考如何赚钱,暂时没什么必要。但既然是写公众号,就得面面俱到,要不就有人留言继续抬杠,所以我也必须要强调一下,这当然都不是绝对的。但在创业这个领域,很多人都会掉入某种形式的「过早优化」,甚至动不动就要思考什么「产业终局」,在我看来都没必要,也超出了我的水平。就算想出来如何赚钱,但想出来的事情不一定能做到,能做到也不一定就能做好。目前能做的是什么呢?先把基本的事情做好,做基本的工作,掌握基本的能力,让产品对用户有用,有足够大用户规模之后,就算不琢磨赚钱也会有一定的商业机会。很多人完全不能理解,产品能有人用,就已经是挺让人开心的事儿了。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人用才让...
3w
文章原文 今天看啥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tNI3hIwjny
3w
Follow RSS Feeds, Blogs, Podcasts, Twitter searches, Facebook pages, even Email Newsletters! Get unfiltered news feeds or filter them to your liking.
Get Ino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