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一本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科学传媒,她关注未知世界的新发现和新进展,追逐已知现象的再探索和再认识。她讲述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话题的地理科学背景,用精准、精彩、精练的图文语言为大众提供科学话题和谈资。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黄金有着冬日太阳般迷人光泽的金属其化学元素符号Au来自拉丁文“闪耀的晨曦”作为“上帝赐予的矿藏”黄金散布世界各地从人类文明的开始黄金就因为与太阳、光明的联想以及超乎所有金属的稳定成为不同文化公认的永恒与生命的象征自古以来,黄金就被视为五金之首有“金属之王”的称号黄金的蕴藏量与开采量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的财富与强盛世界上黄金储备排名第一的美国黄金储备高达8000多吨就我国而言,根据央行在官网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7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6226万盎司(约1936吨)中国是最早发现、开采和利用黄金的国家之一那么,中国古代曾开采出多少黄金?从《世界历代黄金产量统计表》的研究报告我们可以得知在夏商时期,中国的黄金产量约为20吨中国黄金协会曾考证过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黄金产量综合各种材料,可以简略地估算出截止到清代的黄金产量情况(清代部分年代的记录缺失)◎...
19h
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在游览了陕北一些号称“中国羚羊谷”的峡谷后本刊特约记者税晓洁发现它们的地表形态与喀斯特地区的“地缝”如出一辙更出乎预料的是在陕北他竟然还发现了多处颇似天坑的景观为什么在黄土高原上会出现与喀斯特地区如此相似的地貌景观呢?这些“天坑”和“地缝”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当陕北的“沟”被叫做“地缝”、“羚羊谷”后它们就红了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镇雨岔村新晋的网红景点号称“中国羚羊谷”的“甘泉大峡谷”这里的地貌确实神奇谷底宽不过1米到几米两侧崖壁高达十几到几十米壁上呈现出柔美而富有律动感的曲线和曲面移步换景,千姿百态与世界著名旅游胜地美国的“羚羊谷”极为相似◎ 陕北的沟谷型丹霞地貌,在延安市志丹东部、安塞南部、甘泉北部区域分布最为集中,面积达3700平方公里。从陕西省地调院提供的甘泉县雨岔工作区地质遗迹资源分布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在甘泉县北部的一小片区域内,洛河北侧,沟谷型丹霞支叉迭出,犹如毛细血管一样密集分布。在这些沟谷中,现在只有几条以“甘泉大峡谷”的名头为人所知,但实际上几乎每条沟都呈现出了类似右页图中这样的瑰丽景观。摄影/朴龙德航拍视野下的“甘泉大峡谷”与重庆、湖北一带的“地缝”看起来一...
2d
地理,人类的终极浪漫。亿万年前我们曾以星尘之身遨游太空,目睹无数天体的诞生与演变。地球,从最初的宇宙星云到熔岩星球,到古大陆和古海洋形成,经历过大陆漂移、聚合与分裂,才变成现在的样貌与我们相遇。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观山湘西 摄影/姚本荣我们所看到的山,来自地壳千万年的造山运动:陨石撞击,冰火更替,挤压与抬升,分裂与陷落。▲崀山丹霞 摄影/尹忠原本沉睡在水底,通体泛红的砂、砾岩层也纷纷破土而出,接受风雨的磨砺,方才修得“色若渥丹,灿如明霞”。▲穿洞·天门 摄影/龚朝阳纯净的碳酸盐层,历经岁月的溶蚀,最终一洞穿心。但也要抬升为傲然独立的姿态,山前等风起,等风也等你。▲酉水 摄影/田仁斌我们所看到的河,是冰河时代的冰雪,在时光的柔情中融化、流淌,蜿蜒奔腾千万里。▲沅水 摄影/刘振军每穿过一道山,每转过一道弯,都是在克服重重阻隔,义无反顾地奔向你。▲苗族新娘...
2d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建筑对人类的意义非比寻常从挡风遮雨的洞穴到折枝叠草的窝棚再到红砖绿瓦的民居直至高楼林立的钢筋水泥有的坐落在平原之上有的则“特立独行”之前地理君介绍过悬崖上的建筑今天我们来看看升级的2.0版陕西金顶观音殿◎ 陕西商洛金顶观音殿位于陕南塔云山中主峰海拔1665米形似宝塔,直耸云端素有“金顶刺青天,松海云雾间”之美誉建于塔云山万仞绝顶之上三面悬于万丈深渊可谓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绝被称为“秦楚一柱,绝顶道观”金顶观音殿被称为“天下最险道观”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孤悬在1500多米的悬崖上由一馆、一堂、一庙、一塔、九殿组成风格古朴而清雅当你爬上山顶看到这奇观会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与工艺放眼望去,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观音殿一日之内气象万千最壮观绮丽乃幻化无穷的云海没有一天是相同没有一刻不在变化或如棉絮团团,或如轻纱飘渺甘肃马蹄寺◎ 甘肃张掖甘肃马蹄寺始建于东晋年间至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马蹄寺的石窟独具特色其独特之处在于规模极为宏大它上下七层,共有二十一窟呈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造型奇特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
3d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为隆重的节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从今天开始连休四天!各位打工人是不是对广西充满了向往?那就来了解一下那片热情的土地吧!歌圩广西人是不是一言不合就唱山歌啊?是否每个广西人都被问过“你会不会唱山歌”这也许带有一定的地域偏见但是也透露出广西人民对传统歌舞文化的热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上巳节”不仅是壮族祭祖的重要日子,也是传统踏青歌节在三月三时,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今年则是从4月14日放到4月17日这可是广西独有的法定传统假日清明节三天,上巳节四天,五一节五天这两个月广西人民真让人羡慕其实,三月三并不止是广西壮族的节日它也是汉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多个民族的节日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从2014年开始,广西有了放假的规定说起三月三,还是离不开传统的歌圩比赛在唱山歌鼎盛的时期壮族同胞几乎可以“以歌代言”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的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后世的人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唱山歌来纪念她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们到歌圩场上battle(比拼)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所以三月三也是个找对象的好时机但你不会以为...
4d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四月正值毛絮飘飞的时节古代诗人韩愈的诗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描写出了它的柔美及画意但今天,对大多数人来讲它未必就是一种浪漫之物或许还有点恼人最近已有许多地方开始飘起一种白色或者褐色的絮状之物和着春季独属的姹紫嫣红上演了一场“美并痒着”的情景剧引发了人们的情感热议:喜欢的人,觉得是一场现实版的童话讨厌的人,觉得不亚于从天而降的灾祸▼那么这种令人爱恨交加的毛絮是什么?如何而来?我们该如何看待处理它?01你家飞的是哪种毛絮?飞絮是杨树、柳树、木棉等植物种子成熟开裂的自然现象我国飘的飞絮主要来源于几类树木:杨树、柳树和悬铃木不同地区,其飞絮“出身”不同华北平原多植旱柳和毛白杨一般通过叶片即可区分两个树种:杨树叶片宽大,呈椭圆或卵圆状柳树叶片更为纤细,通常为狭长形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多飘杨絮和柳絮虽人们多将它们合称为“杨柳絮”但两种毛絮起飞的时间并非一致一般来说,先见杨絮,后飞柳絮北京是杨柳絮飘飞的重灾区之一当然也并非所有的旱柳和毛白杨都是令我们皮肤瘙痒的“祸首”因为会吸人血的是母蚊子会飘絮的,只有雌树虽植物大多不分男女可杨树和柳树却雌雄异株春季,雌树和雄树恋爱,繁衍后代雌树上的花接收来自雄树的花粉...
5d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2月刊 青海专辑《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3月刊 青海专辑活动内容简述在本站活动中,我们将带大家走进怀抱三江之源的青海,一睹“天下黄河贵德清”的奇观,见证天下黄河第一坝——龙羊峡的雄浑,领略碧水丹霞与苍翠森林的交相辉映;我们将造访青海湖,通过对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及地质水文的考察,理解我国这片最大的内陆湖,为何被称为“西北气候调节器”和“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我们还将奔赴青海湖畔的金银滩草原,寻访已成为断壁残垣的两弹基地——原子城,开启老一辈科学工作者尘封的记忆,聆听两弹奇迹诞生的故事......活动信息·活动时间:2021年7月21日-27日(7天)·活动地点:西宁(集合/解散)、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活动费用:7800元/人三人及以上共同报名享9.7折·活动组织方: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部·活动形式:单飞或亲子(青少年限11—18岁)队伍由中国国家地理科考领队、专家、指导老师、摄影师、来自全国的小队员及家长组成五张名片看青海01万山之宗,万水之源这里是万山之宗。横亘在这里的有承载华夏民族远古传说的昆仑山脉;“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祁连山脉;还有绵延千里...
6d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在中国,或许没有哪个地名能如“江南”这般惹人遐想「江南」是和煦的十里春风是荡漾的轻舟画舫是动人的丝竹管弦是赏心悦目的才子佳人是说不尽的繁华与温柔江南是中国一个极为特殊的地区在历史长河中“江南”一语所指称的地域范围发生了很多变化你所熟悉的“江南”不一定是古人心中的“江南”近代以来江南指的是镇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及浙江北部地区更加狭义的范围,则仅指太湖流域但在古代江南一词的涵盖面却辽阔得多谁是资格最老的“江南”在较早的古代文献中,“江南”一词,如同“中原”“塞北”“岭南”“西域”等地理名词一样,仅用来表现特定的地理方位,并非有明确范围的地域区划。——李伯重“江南”这个地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行政区地名中是拜篡汉的新朝皇帝王莽所赐王莽是个孜孜不倦的改名爱好者据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的《新莽职方考》统计当时全国有县1581个,被更名的高达726个其中也包括了改夷道县为江南县这个以“江南”为名的县在今天的湖北宜都市...
1w
编者按作为一家已走过71年的科学传媒机构,中国国家地理为什么要做营地?营地又能够为国人带来什么?在3月28日举行的阳山超级自然营地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解答。 短短10分钟的分享,既有对天地大美的赞叹、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思考,也有关于中国国家地理·营地这一子品牌起源与未来的解读。一位科学传媒机构的掌舵人,其理想与情怀,皆在其间。 在此,我们将当天的内容编辑整理,与各位朋友分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李栓科 一目望四季至美中国值得探索非常感谢大家,在风景如此美丽的地方,为中国国家地理阳山超级自然营地来助推一把。我特别要向各位报告的是:为什么中国国家地理要做营地这件事? 一个媒体的职责、价值是什么?除了报道正能量、传播科学文化艺术之外,媒体最重要的存在价值是什么?我想,没有一个媒体能改变一个社会,但一个媒体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影响一个人或者一个阶层的生活方式,能到做这一点,足以此慰平生。 在对中国国家地理·营地进行品牌规划的时候,我们想到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星球上放眼一望,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既拥有自然资源的禀赋,还拥有人文资源的深厚。 全球六大自然地带无一例外在中国都能...
1w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在中国,人们对于香菜的评价趋于明显的两级分化:喜欢它的人,垂涎三尺讨厌它的人,捂鼻避之而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香与臭的舌尖玄学在其身上又是如何演绎的?今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01名称千百变,祖籍在国外?香菜在中国的餐食中比较常见连烤冷面、手抓饼等小吃都少不了其点缀以至于在人们心目中默认为香菜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但事实并非如此香菜真正的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和西亚地区在希腊爱琴海岛上有一处古人类洞穴遗址曾出土过约9000年前的香菜种子是人类食用香菜的最早记录0102首图香菜花,图2为香菜种子比较有意思的是最早给香菜起名的希腊人其实不一定觉得它香我们从其英文名称“Coriander”中可见端倪该词汇源自希腊语“Koris”,意为“臭虫”是形容其茎叶的味道据研究,有些对这种气味特别敏感的人能嗅出一种麻皮蝽之类的“臭大姐”味香菜从西方传入中国最早的记载出自于西晋《博物志》: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将它带回中原刚来中国时,香菜不叫香菜被称为“胡荽”(hú suī)一般认为由古波斯语“Gosniz”音译得来公元4世纪,后赵皇帝石勒为羯人(胡人)为避讳“胡”字,当时人改称为“蒝荽”其中“蒝”(yuán)指茎叶布散“荽”(suī)...
2w
Subscribe to RSS Feeds, Blogs, Podcasts, Twitter searches, Facebook pages, even Email Newsletters! Get unfiltered news feeds or filter them to your liking.
Get Ino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