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宋田夫 |· 本文来自“我是科学家”·| 排骨和鱼骨居然不能一起扔!花生壳和核桃壳居然不能一起扔!玻璃杯和瓷杯居然不能一起扔!香水瓶和药瓶居然不能一起扔!毛巾和围巾居然不能一起扔…… 从上个月开始,上海人民估计每天都要怀疑几次人生。原因不说相信你也知道了:上海开始强制垃圾分类,扔错垃圾就要罚款。 四色垃圾桶已经正式入驻上海市 | 拍摄者:Nekout 正当吃瓜群众还在网上刷着上海人的段子,住建部就宣布垃圾分类要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强制推行。 这么一来好多人都蒙了,这也太突然了吧? 垃圾分类由来已久 实际上,垃圾分类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鲜事。 大家可能想不到,1957年的《北京日报》就刊载了提倡垃圾分类的文章,之后也推行了一段时间[1]。当时国内比较穷,分类主要是为了回收有价值的废品,或者利用有机垃圾积肥。遗憾的是,这个政策没有持续太久。...
Jul 2019
本文作者:Yuki小柒 |· 本文来自“我是科学家”·| 审稿:张颖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在中国西藏,海拔4300米的羊八井镇,坐落着一个国际宇宙线观测站。从地面看,这个观测站就好像一队队排列整齐的“高原哨兵”。它们在这里日夜站岗,长达数十年,默默守候着造访地球的宇宙线。 中国西藏的羊八井ASγ实验阵列。图片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就在近期,这个“高原阵队”取得了一项世界纪录级的成果——它捕获了迄今为止人类已知最高能量的宇宙伽玛射线辐射,能量高达450 TeV(4.5×1014电子伏特),是此前观测到的最高能量(75TeV)的五倍以上。 这一成果,是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共同合作,历经三十年的不懈坚持和探索,最终克服难关取得的新突破。...
Jul 2019
本文作者:haibaraemily |· 本文来自“我是科学家”·| 2019年1月3日,来自中国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和月球车玉兔二号,首次代表人类拜访月球背面。 (左)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和冯·卡门撞击坑。底图数据来自LROC WAC;(右)嫦娥四号着陆点(东经177.5991°,南纬45.4446°,地势相比于月球平均半径1737.4公里低了5935米)。底图数据来自CE-2 COM。 玉兔二号从此开始了月球背面的巡游之旅——它利用自身携带的多种科学仪器,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对月球背面进行着深入探测。 玉兔二号月球车(左)和嫦娥四号着陆器(右) | 航天科技集团 就在今天(2019年5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团队,在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布了玉兔二号第1个月昼的光谱探测数据获得的初步成果,为揭示上月幔物质组成的科学难题带来了新的线索[1]。...
May 2019
本文作者:绿洲 |· 本文来自“我是科学家”·| 提示:本文全篇无剧透,请各位读者放心阅读 广大影迷们期待已久的《复仇者联盟4》终于在今天凌晨重装上映了!这场“终局之战”将是漫威宇宙“无限传奇”(The Infinity Saga)的终结篇,也将揭开漫威电影宇宙的新篇章。这部电影的关注度也可谓空前火爆,甚至于各大影院的预售票早早就被抢购一空。 《复联4》创下中国影史映前总预售新纪录,不知各位朋友们有没有抢(剁手)到梦寐以求的首映预售票呢?@电影票房BAR 作为电影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卖座的电影类型之一,超级英雄电影无疑为大家的业余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当看到身着高科技装备或帅气披风的英雄们各展其能,驾轻就熟地使用他们的超能力猛击黑势力,拯救弱小可怜又无助的世人时,观众们就会忍不住大呼过瘾,仿佛切身感受到从荧幕上传来的“正能量”。...
Apr 2019
本文作者:鞠强 |· 本文来自“我是科学家”·| 如果有人问道:宇宙中发生的第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相信就算是学过多年化学的人,大多都会瞬间一脸懵:这个问题有点难啊?化学老师好像没教过啊? 答不上来没关系。 其实,这不赖化学老师,长期以来,连科学家们都不知道这个产物究竟藏在宇宙中的什么地方。 但毕竟挂着“第一”的名号,这个产物尤为重要,因此,天文学家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在茫茫宇宙中孜孜不倦地寻找着它的身影,直到最近,他们终于如愿以偿! 2019年4月17日,一个研究小组在《自然》(Nature)上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在行星状星云NGC 7027中探测到氦合氢离子(HeH+)[1]。这是人们第一次在现代宇宙中探测到这种离子,而它,就是名副其实的宇宙中第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
Apr 2019
本文作者:某骑 周周都是星期一,几时先到星期五。好不容易把身体从被窝拖到工位上,还要倒数9小时下班。唉,先点开个网页看看。。。。。。咦,天黑了?恰饭! 人类在摸鱼上表现出空前的团结。据统计,上班不摸鱼的员工在全球一万三千多家企业中占比平均不超13%,中国连平均数的一半都没达到,只有6%。摸鱼给全球企业带来了每年近一万亿美元的损失。 摸鱼总是被简单归为破坏生产的怠工行为。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上班摸鱼,真的是因为我们越来越懒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全球摸鱼图鉴 此时此刻,在全球各地的职场上有多少人在摸鱼,又是怎么摸的呢? 先来看一下北半球。北美是网络发展最早也最普及的地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摸鱼界的一哥。调查显示,尽管北美近一半的公司把一些热门网站屏蔽了,还是有平均多达89%的员工参与了摸鱼活动,52%~57%的员工每天摸鱼至少1小时。...
Apr 2019
本文作者:王国燕 |· 本文来自“我是科学家”·| 此时此刻,你可能还沉浸在“黑洞现身”的狂喜中,然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成立百年的庆典也刚刚拉开帷幕,重头戏在4月11日和12日两天上演。 汇集数百名顶尖科学家、官员、天文产业代表等正在布鲁塞尔举行盛大庆典。主题为“在同片天空下”的天文学百年大会,还将在全球范围内相继开展为期一整年的天文学科普与庆祝活动,从而让公众了解天文学在过去100年以来的重大进展与突破。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在布鲁塞尔举行成立百年的庆典。图片来源:iau-100.org 就在过去这短短的100年里,天文学的突破比以往几千年都要多的多,而且更有趣,也更具影响力。脉冲星、引力波、宇宙大爆炸、类星体、双中子星合并……这些频上热点的天文学大事件,你都了解多少呢?...
Apr 2019
本文作者: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 本文来自“我是科学家”·| 北京时间 2019 年 4 月 10 日晚上21点 ,人类历史上的首张黑洞“靓照”在全球刷屏。 华丽亮相的M87星系黑洞。图片来源:EHT 这张来之不易的照片,是由全球众多研究团队共同合作,耗时两年,从世界各地望远镜获得的海量数据中“冲洗”出来的。这项意义非凡的研究成果一经公布,就立即在世界范围引起了轰动。 那么,这张黑洞照片和理论中的有何差别?为什么M87星系中的黑洞会最先被拍照?这张照片又有哪些重要意义……围绕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领域内的几位科学家,请他们聊了聊自己的看法。 本期科学家 刚刚公布的黑洞照片和您想象的有何区别?是否和理论预期的一样?...
Apr 2019
本文作者:EHT 一项国际合作的研究,公布了足以载入史册的观测结果——人类首次拍到了黑洞的影像。 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 | EHT “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是一个行星级别的望远镜阵列,由位于世界各地的8台地基射电望远镜经由国际合作而构成。今天,在全球范围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EHT的研究者宣布他们已经获得了成功,揭示了超大质量黑洞及其黑洞阴影的首个直接视觉证据。 这一重大突破今天也在《天体物理学快报》特刊上以6篇论文的形式公布。这幅影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M87星系中心的黑洞。这个黑洞距离地球有5500万光年,质量是太阳的65亿倍。 EHT将全球各地的望远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台口径与地球直径相当的虚拟望远镜,具有前所未有的灵敏度与分辨率。EHT是国际合作多年的成果,在首次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历史实验恰逢百年之际,它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研究这一理论所预言的宇宙中最为极端的天体。...
Apr 2019
本文作者:刘博洋 在黑洞第一张照片面世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这样向研究组的成员提问: 终于得到黑洞的第一张照片的时候,你们是什么感受,有没有开Party,有没有激动得热泪盈眶? “我真的流泪了。” “说实话,有点震惊。我们可能会见到模糊的东西,我们的确见到了。我们可能会看到之前没有预料到的东西……但是没有任何超出意料的东西。“ 毕竟,我们已经在心目中,将黑洞描绘了将近100年。 图 | DeluceArt 100年前的1919年,爱丁顿远征西非观测日全食,验证了爱因斯坦的预言:质量确实可以令时空弯曲。 52年前的1967年,惠勒第一次提出“黑洞”一词,用以指称一种只在理论上存在的、极端致密、令时空无限弯曲的天体。...
Apr 2019
Subscribe to RSS Feeds, Blogs, Podcasts, Twitter searches, Facebook pages, even Email Newsletters! Get unfiltered news feeds or filter them to your liking.
Get Ino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