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手直播之前,游戏直播早就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市场,而秀场直播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快速经历了从大火到落寞的全过程。鼎盛时国内有数百家直播服务争奇斗艳,不少普通人在直播间里享受着注过水的虚幻的网红的成就感。快手来了,基本上以一种摧枯拉朽之势,重写了普通人直播的游戏规则——直播就该这么玩儿。不像过去的秀场直播,孤零零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主播和观众都难免尴尬。快手第一次把场景带进普通人的直播,或者说快手让直播有了属于它的语境,这就是社区。作为社区的重要功能之一,按照快手创始人程一笑的归纳,快手直播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温度,一个是信任。像短视频一样,直播也是赋能普通人的技术手段之一,是他们记录生活、连接世界的基础设施。快手这个社区从来都不是为了直播而创建的,但它却可以让直播拥有了生活的温度,拥有了基于社区关系的信任。快手创始人程一笑为《直播时代》所写的序言,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快手不是第一个做直播的,却是做得最好的。(快手官方新书《直播时代》,中信出版集团出版)oOo打造最有温度、最值得信任的在线社区程一笑快手创立有...
3w
知乎十年了。知乎CEO周源前几天说:“知乎像一个规模空前的虚拟咖啡馆。我们穿梭于此,或者仔细聆听,或者高谈阔论,大家君子之交,和而不同。”感同身受。2010年底,我受邀注册了一个正在内测的类似Quora的问答社区——知乎。那时候的知乎,是一个特别小圈子的产品,氛围极好,创始团队成员很多都是我多年的朋友,受邀的内测用户也大多熟悉。而以提问为引导的内容生产模式,新奇而令人兴奋,对我的懒惰的大脑来说,就像遇到了能够推动它快速运转的外力,让人心甘情愿的那种。2010年12月24日,我在知乎的第一天,一口气回答了6个问题,从此一发不可收,到2011年底,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在知乎总共回答了948个问题,平均每天差不多回答三个问题。那一年,我对待曾经钟爱的blog都有点漫不经心起来,大多数博文都来自我在知乎写下的回答。我的神勇状态只维持了一年,也许是用力过猛,也许是耐力不足,到2011年11月,强烈的倦意袭来,别说回答三个问题,甚至连打开私信查看问题邀约的兴趣都没有了,相反我有砸烂键盘的冲动。在那之后,我仍然是知乎的用户,一个不提问,不回答,不点赞同或反对,不发表评论的安静的读者,这让我感觉不错。我就是周源所说的那个在咖啡馆“仔细聆听”的普通的喝咖...
Jan 2021
全网月人均打开 APP 的个数在 2019 年为 24.7,到 2020 年为25.1,增长率仅为1.6%。2020 互联网的流量都去哪了? 四大流量巨头APP(日活):微信(10亿)、淘宝(5亿)、抖音(6亿)、快手(3亿); 以及三个势头汹涌的新锐流量平台:B站(5000w)、知乎(4500w)、小红书(3000w)。 存量博弈,内卷加剧。 今天中国跟流量有关的一切业务,几乎都离不开以上 7 个流量平台。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殆尽,彻底进入流量的存量世界。 从这 7 个流量平台,我们看到的 2020的流量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你主要看看核心的 4 个流量巨头 2020 在干什么就知道了:微信:推出了视频号,且在不断加码视频号的能量,视频号的短视频社交分发、视频号直播功能的不断完善;企业微信的功能一步步开放,从企业微信加人上限,到企业微信朋友圈,是在规划化个人微信号上私域流量的乱象。淘宝:淘宝直播战绩斐然,依然是直播行业里绕不开的大山。今年双十一淘宝直播引导成交超过去年全天。短视频的发力更是从今年双十一前的手淘改版可见力度,首页信息流化,加重短视频内容比重;抖音:日活开火箭,抖音主端达到6亿,且非常激进的完成了电商交易的闭环。用户在...
Jan 2021
北京亦庄京东集团总部。2011年11月20日京东是一家技术公司吗?很长时间我都觉得,技术公司应该是智力密集型的,而不是劳动力密集型的,技术公司应该是轻公司,而不是什么都自己做的重公司。今天的京东正式员工超过32万名,按人头算绝对是中国互联网第一大巨头,劳动力这么密集也能算是技术公司吗?马云曾经说过,“我们自己不卖一件货,没有一辆快递车”,这听上去多么性感,性感得似乎高级而且科技。京东,好像跟性感从来都不沾边。但奇怪的是,我死心塌地地成了京东的铁杆用户,恰恰是因为它所做的那些看起来不技术、不性感、又笨又重的事情——自营供应链、自有仓储和物流。我发现,如果你能把一件笨重的事情,做到一定的规模,比方说,管理的自营商品超过500万个SKU(作为对比,Costco的SKU为4000个),库存周转天数为34天(Costco为30天),全国绝大部分区县乃至乡镇都能实现24小时达……毫无疑问,做到这些你不可能不是一家技术公司。“今天支撑京东的是独特的基础设施能力,我们在过去10年里面,不断持续坚守的一件事情成为我们一个最强大的基础设施能力。用一个形象的表达,我们有一种管理超过500万自营SKU的能力,中间是一个海量的仓储网络系统、分拣中心,再加上末端...
Nov 2020
北京大望京公园。2020年10月5日互联网公司喜欢称自己为科技公司,可是实际上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跟科学毫无关系,很多甚至连技术都没有,顶多算是互联网营销公司,或者互联网内容公司,一言以蔽之,互联网实用主义公司。就算没有科学,也没有技术,我们仍然难掩内心的骄傲。我们有全世界最发达的电子商务体系,以至于超过两天收到快递我们都会觉得太慢了;我们有全世界最便利的手机支付,以至于放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的零钱几年都没有机会花出去;我们有全世界最照顾懒人的半小时送菜到家的服务,炒菜时发现酱油没有了都可以马上下单;我们有全世界最舒坦、最丰富的在家叫外卖服务,连火锅都可以送到家。我们太习惯互联网的娇惯宠爱了,如今我们去到任何国家和地区,哪怕是美国、日本,都开始有了落后、欠发达、不方便的真切感受。然而,中兴、华为的命运让我们赫然发现,我们的这种骄傲感,其实是没什么根底的。就像马化腾说的:“移动支付再先进,没有手机终端,没有芯片和操作系统,竞争起来的话,你的实力也不够。”没有手机终端,没有芯片和操作系统,在过去这似乎不是个事。全球化嘛,世界是平的嘛,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就好了。可是,我们这些全球化的受益者和忠实信徒,突然发现全球化也伴随着很多人的失意,它本身...
Nov 2020
根据9月19日《2020年轻人朋友圈使用报告》,我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对于朋友圈的态度有着十分微妙的变化。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们,似乎更愿意在朋友圈“我行我素”地分享属于自己的情绪。而稍微长大一点、走入职场的青年,逐渐开始背上包袱,也开始对自己的社会形象进行小心翼翼的管理,也就是张小龙所说的,“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当朋友圈日益成为一个打造人设的秀场,如今年轻人的社交方式还有什么新的选择?既然是出于对“表达”的顾虑,那么社交软件首要考量的就是能否让这些年轻人真实且主动的发声。Soul是一款主打“跟随灵魂找到你”,让用户通过寻找特质相同的心灵伙伴的社交产品。讲究的是“真实表达,纯粹交流”。用户进入Soul的主页面之前,必须先通过一个灵魂性格测试,题目由浅入深,测的题越多,匹配度越高。这款主打灵魂、兴趣社交的产品,匹配度和关联度是关键。真心实意交友的人可以在这里找到价值观相同的人,这意味着很多心声可以在这里表达,社交聊天的质量更有深度。能引起年轻人主动发声,作为新型社交软件的Soul找对了发展方向。Soul的理念:“降低年轻人的孤独感”获得了大多数年轻人的认可,“孤独”一词代表了大多数年轻人的心声。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从前...
Oct 2020
提起短视频平台,大多数人的认知是社交,这是本质,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快手最近的广告片里,我却看到了社交的背后,快手所带来的温度。 翻开微博,看到张纪中、姬十三、张嘉佳等人都对这部广告片进行了评价,毫无例外的,他们都提到了两个字——拥抱,是字面意思,但更深层的背后则是人的善意。 互联网的发展,固然为人们带来了无数的便利。但在便利的背后,不可否认的是人情之间的冷漠与淡薄。我们对着冰冷的科技,死板的代码,好像习以为常。然而,科技是该能够给人带来温暖的,这是每一个互联网企业都要担负起的社会责任。快手的广告片里,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宣扬这一观点。片子里快手没有喊太多的口号,它仅仅是简单的叙述者无数的人和事。而恰恰是这些简单的人与事加起来,却让人感受到了快手的包容和善良。祝佳音说快手的广告片里,最让他感动和惊喜的,是“我们要去拥抱彼此,去发现我们身上一样的东西,远远多过不一样的东西”这句话,这点我很认同。我们在生活中,总爱去对比和他人的不同,以此彰显自己的特立独行。如果换个角度,关注人与人之间一样的东西,却不难感受到这远远比绞尽脑汁去找不同要简单的多。这样的简单很容易获得,快手提到的“拥抱”,很好的概括了这一现象。快手的善良,是这家企业的底色。去过快...
Oct 2020
新疆阿勒泰布尔津县五彩滩。2017年8月24日15年前,在微软工作的刘润找到我,希望我在我的blog上给他新做的一个公益项目加个链接,那个公益项目叫“捐献时间”。所谓捐献时间,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给其他人提供帮助。比如作为一名老毕业生,你可以捐出两个小时,给即将毕业的应届生讲一讲怎样快速适应从校园到职场的变化。你也可以捐出周末的一小时,去给小学生读书讲故事。这个项目有两点打动了我,第一,它是一个让大家帮助大家的C2C项目,我认为用网络平台对接供需,正好可以体现互联网的优势,拓展了公益的边界;第二,它是一个人人皆可参与的项目,公益的平民化、平常化是中国需要的。我二话没说,在我的blog右上角给捐献时间项目加了个长期链接。那以后,我和刘润成了好朋友。作为一个依靠几名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维护的公益平台,捐献时间无论是项目规模还是影响力,都很受限制。后来,刘润选择把这个项目并入了央视的“慈善1+1”。我觉得这是个正确的决定,更大的平台,才能带来更大的公益效益。5年前,“99全民网络公益日”诞生,依托QQ和微信的无与伦比的用户规模,和更充分的人员与技术配置,以及更成熟的运营经验,中国第一个全民网络公益平台出现了。相比早十年的捐献...
Sep 2020
流量是什么?在 App 产品增长最疯狂的 2015 年,故事通常是这样的。当我们谈及流量,是动辄单日新增 10 万用户,是动辄 100 万日活,那个时候的创业者,是意气风发的产品经理们。社交、工具、内容、社区,四个产品方向还有更多的垂直方向,年轻的创始人的梦想是,成为下一个唐岩,再不济,也要成为探探,低调被收购。而在今天,当我们谈及流量,流量是什么?言必称平台,言必称规模化,成为独角兽,这些 5 年前的雄心壮志,已被更琐碎、更具体的现实关切替代。这段时间接触了更多的电商、教育行业的同学,不管是以务实著称的南方,还是以梦想和热血著称的北京,今天的创业者更多务实,当然,也更多胆怯。年轻人们即使创业,关注的不再是如何追逐 10 亿美金的平台,而是真的如何冷启动,如何创造收入和利润,让自己活下去。全民追逐...
Sep 2020
在IT行业内,开源乃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利用开源,贡献开源,这点毋庸置疑。但大多数开源项目,都托管在国外的开源平台上,在中美脱钩的大背景下,这种情形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安全隐患。去年7月,有伊朗开发者披露,GitHub强行关闭了他的开发者账号。GitHub首席执行官弗里德曼承认,该公司“不幸地不得不对伊朗、叙利亚和克里米亚的私人repo和付费账户实施新的限制”。开源无国界,但开源平台却属于商业公司,它必须遵守所在国的制裁法令。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国家级开源托管平台,这一点越来越成为共识。oOo这两天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了下面这则消息:工信部公布了“2020 年开源托管平台项目”的招标结果,由深圳市奥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源中国)牵头,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棱镜七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共...
Aug 2020
Subscribe to RSS Feeds, Blogs, Podcasts, Twitter searches, Facebook pages, even Email Newsletters! Get unfiltered news feeds or filter them to your liking.
Get Ino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