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工,你的工作状态已经调整好了吗?团队士气高吗?你是一头扎进工作里,还是意识到新年开工得做一些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明确方向,再去执行是团队成功的关键。 在开工节点上,「得到训练」为职场人捋齐了“开工7件事”:个人目标、团队摸底、方向对齐、工作计划、开工会、客户拜访和团队新习惯,脱不花等老师也为你准备好了系统的方法,帮你拿下开局首胜。来源:得到训练开工第一课直播(文末添加学习助手可领取直播完整PPT)作者:得到训练春节后,怎么跟上级对齐目标?《沟通训练营》《管理者沟通训练营》主讲人脱不花1.虽然春节前,你大概率已经找你的领导谈过目标了,但现在,你还是应该跟你的领导再对齐一次。2.因为同样是对齐目标,节前聊和节后谈是完全不同的。春节前聊,很可能没带预算、没带具体日期、没敲定落地资源,很容易变成畅想未来。春节后聊,方方面面的紧迫感可就不一样了。3.一去汇报,你可能会发现,年前说的10件事,年后根本没资源完成,只能干5件。但如果不找领导及时对齐,最后真的只干了5件,对方只会觉得我们缺乏执行力。4.这场沟通就抓住一件事:要领导的时间。5.你可以拿着领导节前说的“重视项目”,再去约一约领导,看他是否愿意在这件事花时间。如果他迟疑了,说...
1d
想保住眼前的收益,却损失了更大的利益?要缓解当务之急,却引出了更深的难题?执行前看作是万全之策,干完后发现漏洞百出?这类常见的失误,当然与团队的信息获取程度、执行力等有关,但更关键的原因可能在于,决策者受限于“局部思维”,没能建立起对问题的系统洞察力。那么,要怎样破除局部思维的禁锢?今天向你推荐得到课程《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中,一个练习系统洞察力的工具:层次思维。如果你觉得自己也有些许的欠缺,不妨尝试根据这个模型来练习,在实践中积累微小的进步,看到更大的格局。来源:得到课程《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作者:刘润,著名商业顾问,润米咨询董事长,得到课程《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今天我要分享的练习洞察力的方法是:破除“局部思维”,建立“层次思维”。首先,我想先和你聊一聊局部思维。什么叫局部思维?局部思维也有个典型的表达句式,就是:其他我不管,这才是最重要的!你是一名军官,你的部队埋伏山头,等待上级指示。而你好兄弟的部队,正在隔壁山头和敌人浴血作战,眼看就要扛不住了。按命令你只能按兵不动,但真不救,他们必然全军覆没。你心急如焚。怎么办?救,还是不救?也许,你不应该救。为什么啊?这可是几百条人命啊!少和我谈别的,人命才是最重要的!几百条人命当...
1d
每当出现失误时,我们的复盘总结里虽然离不开个人归因:“我脾气直”“我性子急”“我就是大意了”,但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反思每次都相似,错误回回都重复。而当这类问题出现在管理者身上,其负面影响很可能还会进一步放大到整个团队。那么,管理者要怎么对付自己身上的缺点?本文作者衡量,曾为多个领域的企业CEO和高管提供教练服务。她认为,相比于改变自己的缺点,用正确的方法管理缺点,要更可行有效得多。以下与你分享衡量的“缺点管理办法”。如果你身边有人有一样的困惑,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来源:得到课程《衡量·团队管理20讲》作者:衡量很多很有能力的管理者,随着位置的升高,管的人越来越多,就会发现团队越来越不好管。这种时候大部分人都觉得原因在于自己能力和经验不够,所以会很努力地去学习。但其实有些所谓的“管理难题”,是因为自身的缺点被现在的环境放大导致的。我们的环境就是一个扩音器,职位越高,管的人越多,生意越好或者业务越复杂,这个扩音器的功率就更大,原来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缺点,但现在就可能对团队造成致命的伤害。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我辅导过一个行业龙头公司的CEO。因为个人成长经历的原因,他很难面对冲突,常因为压力而妥协。你可能会想,就这也能做CE...
2d
如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如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该向“钱”看,还是向“前途”看?《人均老师》开年第一课,为你请来了诗人、作家、战略管理专家冯唐老师,他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与“金线”原理,梳理了一份职业规划指南。如果你正处于职业转型期,今天的内容一定别错过。📮如果你深耕多年,围绕某个特定问题有独到的解决方案,也欢迎你发送邮件到renjunlaoshi@luojilab.com报名参加人均老师。人均老师,人人都有料(以下为文字版内容)1如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个问题没有具体的答案,但我可以给你一些思考的工具、方法和模板,帮助你去筛选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第一,写下你最喜欢的和最擅长的是什么。要认认真真,百分之百真实地写。别骗自己,你喜欢做什么,老老实实写下来。其次是你擅长什么?比如你擅长思考,擅长把小事做好,或者比较有创意。都先写下来,先了解自己。第二,去分析你面对的机会有什么。你可以选择的都有什么?外企、国企或者创业的话你能做什么?如果都不干,你能去学些什么?梳理出这些,你也就了解了自己面对的机会。第三,列出硬性限制条件。比如薪资低于或超过哪个界限你就不干;比如父母在不远游,你有没有一定不能离开的城市。这些硬性限制条件列一下,你就知道你能做...
2d
老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但也有人说,群体噪音会极大降低决策质量。一人拍板还是群体决策,其中的重点,可能不在于听一个人还是一群人的,而是在做出决策前,有没有通过可靠的方法,广泛收集信息,汇聚群体智慧。今天,向你介绍汇聚智慧的四种方法,它们分别是:简单平均、贝叶斯推理、动态加权、极化。本文作者王烁,是财新传媒总编辑。他说,在这个时代,正确地聚合群体智慧,就获得了最接近于千里眼的工具。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你看得更高远。来源:得到课程《30天认知训练营第一季》作者:王烁,财新传媒总编辑,得到课程《王烁·大学·问》《30天认知训练营》主理人。绝大多数时候,一群人合起来都会比一个人更有智慧。问题是每个人天生都知道怎么运用自己的智慧,但群体是个人的集合,汇聚许多人的智慧,需要方法。我今天为你讲四种层层递进的方法,简单平均、贝叶斯推理、动态加权、极化...
3d
用户说产品很不错,但却没复购、不推荐?很多情况下,这不是用户不诚实,而是你没有找到关键指标,问对问题。本文作者张弛,是中国市场研究行业协会(CMRA)的副会长,今天来为你介绍,怎样通过调研用户满意度、忠诚度和心理承诺,剖析用户的真实反馈,进而做出更准确的产品决策。如果你有朋友正在进行用户调研,迭代产品设计,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以下为你做详细讲解。来源:得到课程《跟张弛学市场调研》作者:张弛,中国市场研究行业协会(CMRA)副会长“满意度调查”你肯定不陌生,因为你每天都在参与它,出门叫个网约车,让你做星级评价;中午点个外卖,又让你打分。哪怕你去银行办个业务,也会让你按个按钮,对窗口服务做个满意度评价。那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企业真的关心用户满不满意吗?其实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意能不能做好。用户不满意,生意就一定做不好,所以,企业必须关心用户的满意度,这才是满意度调查的真相。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用户满意,生意就一定好吗?答案是:不一定。1.满意度:一个质量监控系统2018年,长安福特在主流车细分市场的满意度测评中,拿下了五星评级,位居榜首。但当年销量只有23万辆,都赶不上排在满意度榜尾的吉利汽车。后来才知道,长安福特的产品和服...
3d
最近,电视剧《狂飙》热播,剧中的反派高启强喜欢钻研《孙子兵法》,也让观众对《孙子兵法》燃起了兴趣。《孙子兵法》只是工具,在故事中,反派角色并未把它用在正途,但在真实的工作生活中,《孙子兵法》中的思维方式、战略方法,却可以帮助我们创造社会价值。今天就向你推荐得到课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的其中一节,华杉讲解《孙子兵法》的第五篇《兵势篇》。华杉不仅是知名的品牌营销专家,也长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这节课程里,他将和我们分享,怎样理解孙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胜”,以及被传播已久的“守正出奇”,谬误究竟在哪里。希望你能从中获得启发。来源:得到课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30讲》作者:华杉,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得到课程《跟华杉学品牌营销》《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主理人。《兵势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五篇,它主要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以正合,以奇胜”的战术原则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分战法;二,什么是形,什么是势,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势”怎么用。今天,我们就讲第一方面的内容,其实就是六个字:“以正合,以奇胜。”以正合,以奇胜这句话可能是《孙子兵法》里面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但是...
3d
员工会上点头说“同意”,一到执行却处处不给力?表决时说“这个计划挺好”,失利复盘却又说“一早就不看好”?一些管理者将这视作员工不积极、爱甩锅,但在很多的决策场景下,员工并非不想,而是迫于“群体压力”,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么,到底怎样让员工打破“群体压力”,在该参与的时候有效参与进来?本文中,刘润将借用“社会心理学之父”库尔特·勒温的“群体动力学”模型,带你“看透”群体,并和你分享三种实用的会议工具,让员工更自如地表达观点,提升组织决策力。来源:得到课程《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作者:刘润,著名商业顾问,润米咨询董事长,得到《5分钟商学院》等课程主理人。和集体相比,群体是更小的一撮人,没有集体那样有组织性,而且身份构成、出现场合,都具有随机流动性。我们常说: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真是这样吗?恰恰相反。三个诸葛亮一旦组成“群体”,可能还抵不上一个臭皮匠。某管理顾问参加过一个公司的内部会议。情况是这样的:这个公司盈利状况越来越差,管理团队束手无策,于是请了这个顾问前来把脉。这个顾问从旁听他们的会议开始介入。他发现,公司所有管理团队,都对一个重金投入的新项目,表现出激动的信心,和兴奋的期待。于是,他分别向CEO、分管副总裁、项目...
3d
平庸领导者与优秀领导者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我们通常认为,情商是前者的弱项。而专业研究者的答案是,智商的高低才是两者的主要区别,且其中的一项关键变量,就是整合思考能力。本文作者刘澜,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他将结合经典的理论与商业案例来阐述,为什么我们需要整合思考,整合思考的核心是什么,以及,训练整合思考能力,需要在观念上做出哪些重要转变,等等。来源:得到课程《刘澜·领导力30讲》作者:刘澜,正道领导力中心创始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有个管理学者,叫罗杰·马丁,是加拿大一所商学院的院长。他研究了50多位商业领导者。他说,如果一定要找出他们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整合思考。整合思考这种能力属于最高级的智商,比决策思考和系统思考更加高级,更难掌握。有人可能会问:你为什么要强调智商,不是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吗?我要告诉你,对于领导者来说,情商很重要,但是智商更重要。你可能见到情商很低也取得成功的领导者,但你绝不可能见到智商很低却能够成功的领导者。对于领导者来说,智商比情商更重要,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观点。我提到过一个情商大师,叫丹尼尔·戈尔曼。戈尔曼访问中国的时候,有中国的商业记者采访他,请他为中国经理人提些建议。你知道他提的建议是什么吗?他说...
5d
一个产品好不好,最终都会落实到用户体验上。体验,决定了用户买不买账,能不能够跟产品建立长久的关系。一切成功的设计,一定是给用户创造了好的体验。那么,体验是如何进入用户感受的?体验设计遵循的逻辑是什么?好的体验设计都有哪些共性?今天,著名设计师贾伟来和你仔细讲一讲。来源:得到课程《跟贾伟学设计》作者:贾伟,中国著名设计师,红点Best of the Best、iF⾦奖获得者,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董事长。体验的三个层次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用户的体验其实分为三个层次:感官层、行为层、情感层。简单给你解释一下:感官层,就是用户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捕捉到的基本印象。外观好不好看、材料手感好不好,这些都是感官层的体验,这个很好理解,就不多解释了。行为层,就是用户跟一个产品接触的整个过程中做了哪些动作。比如在床的设计上,有能够一伸手就能够到的充电口;自热小火锅的盖子要好开也好关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方便用户的行为。所以我们设计师经常会说,能用三步解决,就不要用四步;能用单手,就不要用双手;文字说明,能简单就简单,能没有就没有。这就是给用户创造良好的行为体验。不过,有时候设计师为了引导你的某些行为,也会专门给你设置一些“障碍”。比如火...
5d
Follow RSS Feeds, Blogs, Podcasts, Twitter searches, Facebook pages, even Email Newsletters! Get unfiltered news feeds or filter them to your liking.
Get Ino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