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凌晨,一辆卡车爆炸引燃油罐车厢,导致横跨刻赤海峡、连接克里米亚半岛和俄罗斯塔曼半岛的克里米亚大桥部分倒塌,并造成至少3人死亡。 克里米亚大桥位置示意图 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表示,卡车的爆炸导致7节载有燃料的火车车厢起火,继而引发桥梁的部分倒塌。该委员会没有立即指认事故可能的责任方。 美联社说,适逢俄罗斯总统普京70岁生日的第二天,这起事故是对他的“一个耻辱性的打击”,可能导致莫斯科“加大对乌克兰战争的赌注”。 克里米亚大桥对俄罗斯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成为俄乌冲突前线的今天。 ...
Oct 2022
作者:朱长生(沃民高科沃德研究院院长) 谢尔盖·苏罗维金大将 10月8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决定任命1966年10月出生的谢尔盖·苏罗维金大将出任实施特别军事行动区域部队联合集群司令。俄媒体与军事专家称其是“最严厉的军事首长之一”,对下属要求严厉,军事经历丰富。俄罗斯“瓦格纳”私人军事公司创始人叶夫根尼·普里戈任称其是俄军中最有专业知识的指挥员。 纵观其整个军旅生涯,他是个创造奇迹的将领。2017年11月22日,普京总统签署命令,任命这位刚刚从叙利亚战场上走下来的、由陆军成长起来的将领出任刚刚成立的年轻新军种俄空天军第二任总司令,就创造过一个奇迹。 在普京的一纸任命中,一共有6位高级将领获得提升。当时,俄媒体着墨最多、最引俄社会关注的就是谢尔盖·苏罗维金上,这位刚刚从叙利亚战场上走来、摩步兵出身的年轻将领(当时51岁),没有穿过一天空军服,还坐过牢,却走上了空天军新任总司令的高位,确实很耀眼、很特别。...
Oct 2022
作者:冯胜(沃民高科沃德研究院研究员) 一、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有点出乎意料 据多家俄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8日清晨,横跨刻赤海峡的克里米亚大桥发生火灾,部分路面损坏。(大家注意,最初的报道,是发生火灾,没有说是被炸,可见,此等事件出乎大家意料,也说明此事件的政治敏感和战略敏感程度) 然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8日清晨,在横跨刻赤海峡的克里米亚大桥铁路上,一节装有燃料的火车油罐车厢起火,多节货运车厢受损。 接着,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最新消息称,一辆卡车在克里米亚大桥上爆炸,导致火车起火。10月8日,俄罗斯反恐委员会表示,克里米亚大桥上一辆货运汽车发生爆炸,导致公路桥部分路段受损坍塌,同时导致铁路桥的油罐车起火。...
Oct 2022
执笔/刀剑笑&叨叨姐 克里米亚大桥今天早上的大爆炸,再次让人意识到当前俄乌冲突的复杂性。 这场剧烈爆炸被一些人称为俄乌冲突螺旋升级的标志性事件。在乌方称“克里米亚大桥事件只是一个开始”后,立即有俄媒“解读”:这是乌方承认对克里米亚大桥的恐怖袭击负责。 就在俄乌冲突继续复杂演进的同时,另一场没有硝烟的博弈也在激烈胶着之中。 “欧佩克+”(OPEC+)23国5日作出11月大幅减产的决定,立即招致美欧强烈批评和反击。OPEC+称这个决定是“非政治性的”,目的在于稳定石油市场,但美国立即就扣过来一顶帽子: OPEC+是在帮助俄罗斯。 紧接着,华盛顿警告将对OPEC+实施严厉报复。有美媒说,总统拜登甚至“罕见”地考虑支持国会推进延宕多年的“反欧佩克法案”。...
Oct 2022
“莫斯科称《华盛顿邮报》在克里姆林宫‘动荡’的报道中撒谎。”“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7日以此为题,报道俄总统新闻秘书、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对美国《华盛顿邮报》7日稍早一篇文章做出的回应。他表示,《华盛顿邮报》这篇报道的情报信息“绝对不真实”。 7日,《华盛顿邮报》发表了题为“美国情报机构发现,普京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收到内部人士挑战”的报道。报道声称,根据美国情报机构消息,近几周来,一名来自普京核心圈子的人士就俄罗斯总统处理乌克兰战争的方式直接向后者表达了不同意见。《华盛顿邮报》对此“解读”称,这一批评声音标志着一个“最清晰的迹象”,即“俄罗斯领导层(内部)在统筹战争问题上出现动荡”。 ...
Oct 2022
克里米亚大桥遭到攻击,一次精心策划的袭击。 这是一次针对俄罗斯的9.11式攻击,目标毫无疑问就是奔着毁掉这座大桥去的,但难度极大,从最终结果看,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次部分得手的偷袭。 已经有3人丧生,当时他们乘坐一辆小轿车就在发生爆炸的货车旁边,搜救人员从水中打捞出两人尸体,推测是被爆炸气浪掀起抛到海里。 从俄方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事发前,一辆大型货柜卡车上桥前曾进行例行通关检查,司机在车后方打开货柜车门,让现场的军警检查,但检查显得随意,只是开门查验,并没有在车底部或进入车厢内部验货,轻松放行,情况看起来一切正常。 ...
Oct 2022
扎哈罗娃回应爱沙尼亚外长“祝贺克里米亚大桥爆炸”,提到 “犯罪逻辑” 克里米亚大桥事件影响持续发酵。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日最新消息,针对爱沙尼亚外长雷因萨鲁发表“祝贺克里米亚大桥爆炸”言论,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当日做出回应,提到“犯罪逻辑”。 扎哈罗娃资料图 报道称,扎哈罗娃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先是发文称,“波兰通过该国前外长西科尔斯基就(‘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感谢美国。而爱沙尼亚外长雷因萨鲁针对克里米亚大桥采取行动向乌克兰特种部队表示祝贺”。 “谋杀、破坏、毁坏、挑衅和编造——犯罪逻辑把北约国家政权绑在一起,相互承担责任。”扎哈罗娃写道。...
Oct 2022
朝鲜半岛氛围近来骤然紧张。多家美国网站5日重点提到,刚结束美日韩演习、正在南下的美国“里根”号核航母打击群紧急掉头,重返朝鲜半岛周边海域。报道承认,美国航母这类举动“极为罕见”。 9月底,“里根”号与日本和韩国舰艇举行了联合演习 美国海军学会网站5日称,“里根”号航母打击群上周完成了“2017年以来美国航母首次访问韩国”的使命后,又在日本海与韩国和日本舰艇举行了大规模联合演习。10月3日,该航母已经南下到达日本东部海域。 但在朝鲜4日发射中程弹道导弹飞过日本列岛上空后,“里根”号航母打击群接到命令重返朝鲜半岛附近海域。一名美国国防部官员5日证实,当天“里根”号航母打击群现在已位于日本海海域。报道称,“美国航母打击群在朝鲜半岛的重新部署是非常不寻常的,它表明了韩美联盟的坚定意愿,即加强韩美联盟对朝鲜历次挑衅的准备状态,并对朝鲜的任何挑衅和威胁作出果断回应。”...
Oct 2022
据路透社报道,OPEC+正在酝酿石油减产计划,减产规模或高达200万桶/每天,甚至更多,受此消息的影响,国际油价在4日当天上涨超过3%。 不过,OPEC+的做法,在西方世界却并不受欢迎,尤其是美国不可能持支持态度。这段时间,拜登政府不断向OPEC+的“领头羊”沙特施压,要求该国尽快增加石油产量,以压低国际油价减少俄罗斯财政收入,并缓解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 然而美国的建议,沙特不仅没有放在心上,反而有向莫斯科靠拢的趋势。对此,花旗银行指出OPEC+执意减产,与美国公开唱反调的做法,很可能会激怒拜登政府,导致后者出台制裁措施。 花旗银行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因为减产导致油价上涨,将使得西方对俄罗斯祭出的石油限价令作废。前段时间,在七国集团的号召下,西方国家硬性规定俄罗斯石油只能以40-60美元的价格销售,为了补住缺口,美国当时还邀请中印一起参与限价,但我们没有同意。...
Oct 2022
美国现役、也是航母发展史上账面数据最强大的美国新一代核动力航母“福特”号,在推迟多年之后终于在当地时间10月4日从美国诺福克军港出发开启它的首次部署任务。到底这一采用大量新技术的超级航母性能如何,它的首次部署将会给美国航母的全球应用带来哪些深刻变化呢? 对于首次部署,西方媒体非常兴奋。 CNN以“美国海军最新、最先进的航母首次部署”为题报道称,当地时间10月4日,美国海军最新、最先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福特”号从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港出发,进行首次任务部署。美媒称,“福特”号的本次部署旨在测试这艘航母的具体性能,并与美国的盟友们进行演习。 美国“动力”网站“战区”栏目4日的文章称,正式服役5年后,美国海军最新的超级航母“福特”号首次正式部署,启航驶入大西洋。对于“福特”来说,这一节点已经酝酿多年,在正式交付给海军前后都遭遇了各种重大技术问题。“战区”特别提到,“福特”号当天离开位于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海军基地,比原定计划晚了两天,原因是飓风所带来的恶劣天气。...
Oct 2022
Follow RSS Feeds, Blogs, Podcasts, Twitter searches, Facebook pages, even Email Newsletters! Get unfiltered news feeds or filter them to your liking.
Get Ino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