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中圈友谊课,引起了读者的思考,例如这篇:找回丢掉的中圈友谊 还有位同学,把我课件里提到的人名,全都查了一遍,着实令人感动。详见:文君的美丽日志D26:短的文,长的情 其实整个课件的内容,也不是我的独创,里面有一些翻译的借鉴。但既然大家都喜欢,说明至少提出了大家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 中圈友谊的概念,跟项飙提出的“附近”,异曲同工。都强调身边共同体的重要性,在一个虚拟化的世界里,保持实体和位格(personal)的相交(fellowship)。 这点,对克服我们这个时代的孤独,至关重要。 80 total views, 28 views today
Apr 2022
我终于结束了抽风状态,回到了老老实实写字的状态。 这年头能写的人太少了,大多数人怀揣着自己的想法,等待别人表达出来,他们好去认同。所以,到处都是嗷嗷待哺一样的读者,却缺少独立思考的写作者,至于像CS路易斯这样伟大的作家,就更如凤毛麟角了。 众声喧哗,看似热闹,其实真正原创发声的就是那么几个,其他大部分人不过是跟着附和罢了。 我在微信公众号上日更了40天,其实大部分发的都是旧文,但这已经吸引了很多读者,包括某位艺术院校的系领导。看到大家点赞的时候,很难不产生一点小小的骄傲,收到大家的打赏,也会有小小的欢喜。但是我知道,那并不是真正的写作。 真正的写作,必然是内心自然的流露,没有审查与自我审查。 童自荣配音的《寅次郎的故事》 童自荣在回忆为《寅次郎的故事》配音的往事的时候说,为了体会渥美清演的寅次郎那种自由随性,他有一段时间,故意放浪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哈哈大笑就哈哈大笑,一时间让同事们还很纳闷,但当大家看他配音的电影之后,也就理解了他为什么疯疯癫癫,稍显卤莽。...
Apr 2022
时间追溯到2020年3月份,在老家躲避covid–19瘟疫,接到老友『这是我的立场』(以下简称『老立』)的微信,说他手头有个项目,翻译马丁路德的书信集,稿费给的比较高,问我愿不愿意干。当时我正好在家没事干,很愿意找点活干,况且又是为主做工,焉有不愿之理。只是我告诉老立,我不懂德文。他说没关系,从英译本翻译成中文,对你来说,应该不难。 后来老立果然发来了四五十篇,大约10万字,给的期限是一年。我算了算,只需要每天翻译300字就够了,对我来说,不要太容易。就让老立牵头,跟甲方签了合同。 但是后来,我根本没有把心思用在翻译上,2020年年底,我没有交稿。老立因为是老朋友,不好意思总是催我,只是偶尔提醒一下,每次我都说太忙了,对不起,我赶紧收收心,把重点转移到翻译上来。 结果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地食言。这其中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21年七月份,老立又来催稿,我说,正好我要回老家探亲一个月,放心吧,这一个月我什么也不干,专心翻译。...
Apr 2022
四字头末尾的那年遭遇的那场风暴,让我明白原来距离死亡并不遥远。一切源于一阵令人惊怖的心悸,那种感觉是从未有过的。我知道坏了,有大的麻烦找到了我。第二天去了医院。幸运的是,有贵人相助,经过半个多月的手术和疗救,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按理说,经过了死亡的洗练,我应当更为成熟,也更懂得如何爱惜生命。表面上看也的确如此。我显得沉稳、弘毅,甚至热衷于宗教生活。但是,我知道自己的内心依然狂放不羁。我粗枝大叶,毫不谨慎,半年之内,竟然两次摔伤,且一次比一次更为严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痛得难以入睡,睡眠这滋润生命的甘露,此刻对于我来说,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救命的水滴。在这样睡眠不超过两个小时的夜晚,我想了很多,也顿悟了很多。 我惨不忍睹的生命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坚强。我四处逃避,总在伪装。从业务上讲,我自己是水平也仅仅在70分左右,远远没有达到优秀的程度。人们来就我,赏我一口饭吃,无非出于一点点情怀,还有对我的照顾。我所拥有的,并不是我配得的。一切属于我的,都可以瞬间消失。我一点也不知感恩,心里的筹划也是虚空和枉然的。...
Apr 2022
新网站,新宇宙,我想到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北岛的诗句: 当天地翻转过来 我被倒挂在一棵老墩布一样的树上 眺望 默写这句诗的时候没有任何迟钝与犹豫,也没有借助任何搜索引擎,这诗句已经在脑海中植入了34年。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是在中学,县城的图书馆,借到一本《读书》,里面有一篇介绍北岛诗作的文章《走向冬天》。这本薄薄的杂志,几乎奠定了我一生的基调。 如今回首往昔,有些改变了,有些没有变。 无论如何,我重拾书写,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顽强地表达。 希望我的这些文字,能够留给后来的人一点点思考和镜鉴,如此,则无憾了。 215 total views, 80 views today
Apr 2022
24 total views, 24 views today
Mar 2022
16 total views, 16 views today
Mar 2022
红楼梦中有一种强大的扭曲现实力场,在一个“后真相”时代,托住人们最后的理性,让人们不会疯掉。金钏儿之死,可以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金钏儿是王夫人的丫鬟,全家至少两代为奴,她和妹妹玉钏儿,也忠心耿耿地为荣国府服务。但是因为贾宝玉一番轻佻的调戏,她挨了王夫人的耳光,并且被撵了出去。羞愤难当,跳井而死。这是恰好宝钗来看王夫人,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Feb 2022
红楼梦是美与丑,雅和俗的集大成者。雅的时候,诗魂雁影,白雪红梅,一片琉璃世界;俗的时候,则下里巴人,扯篷拉纤,贩夫走卒,市井泼皮,詈词粉曲,无所不包。这里就分析一下两个凡俗与传神的小人物。顽冥鼠辈卜世仁红楼梦第 24 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是非常精彩的一回。曹雪芹分别用了 834 字和 973 字,写了两个只出场过这一次的小人物,不可不说是一种文学上的奢侈。第一个就是卜世仁。这个名字的谐音为「不是人」,这不是给人物取名字的好办法,过于直白,但对于曹雪芹这样的天才,可以百无禁忌。卜世仁是一个跟人合伙开香料铺的小店主,他的外甥贾芸是贾宝玉的侄子辈,「后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儿子」,伶俐乖巧。在贾府里没地位,但在贾府外,市井中,也算个小小的人物,都叫他「贾二爷」。贾芸想在大观园里谋点差事,就找了贾琏,贾琏没有直接答应,他就想去贿赂一下凤姐,于是到舅舅这里来想借一点香料。红楼梦中的人物都遵守自己那个阶层的社交礼仪,否则会落人笑柄。贾芸很卑微地提出了请求:有件事求舅舅帮衬。要用冰片,麝香,好歹舅舅每样赊四两给我,八月节按数送了银子来。脂批写道:甥舅之谈如此,叹叹!遇到他人开口借钱求助,红楼梦里的体面人家都会给足对方面子,参见甄士隐回...
Feb 2022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陷入了甜蜜的烦恼。因为买的书太多,他和家人之间产生了分歧。每次买书回家,都面临家人的质问:怎么还买书?你买的书看完了吗?这个问题确实让他无言以对,因为他喜欢买书,且很多书连塑封都没有拆,就堆在家里的地上。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他经常收到书的快递之后,拆了包装,把书塞到衣服里,藏到背包里,化整为零地带回家中。有一次,他一边喝着加糖的美式咖啡,一边对我说:尽量不买书了,等我赚钱换房,买个有书房的房子。我说,问题不在这儿。问题在于你的家人说的对。别的不说,你《红楼梦》看完了吗?他说刚刚读到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我说,好,那我来考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按照贾母的意思,她是希望宝玉娶谁呢?黛玉,宝钗,还是湘云?朋友思索了一下说:我的直觉告诉我以上都不是。史太君大概率不会让宝玉娶一个亲戚。她还是会选一个名门望族的小姐,家底,模样,才德配得上宝玉的。这样便于政治联姻。我说,你说对了,但政治联姻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遮耻。在清代的大户人家,不通过父母和媒妁之言,私定终身,会被认为是极大的耻辱,大到非用死不能掩盖的地步。所以,当袭人听到宝玉误把自己看成黛玉表白心迹,她才吓得如同五雷轰顶。不是她害怕爱情的闪电,而是...
Feb 2022
Follow RSS Feeds, Blogs, Podcasts, Twitter searches, Facebook pages, even Email Newsletters! Get unfiltered news feeds or filter them to your liking.
Get Ino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