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新年不快乐系列停留在了 2018 年 1 月,以前每年都是从读书、电影、网络、生活这四个方面来总结过去的一年。那时候还是一个人得过且过的活着,在这五年里经历了失业、抑郁、结婚、生子等自己未曾想过的事情,自诩是一个要活得洒脱不做一个让自己讨厌的人终究还是没有逃过一般人的俗套生活。 不过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都应该好好的面对,所以从今年开始这个系列将会改为新年快乐系列,生活无外乎生理和精神需求。对我来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就阅读影音互联网这一块的东西了。 阅读方面 已经很久没好好的度过一本书了,虽然有一些碎片时间,但是要好好的读一本书真的是需要静下心来的认真的阅读才能品味其中的精彩之处。但是因为工作孩子的关系,已经沉不下心来认真的读完一本书了,疫情期间也只是浅浅的阅读了一套《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这种仅需要浅阅读的术。通过咪咕中信书城白嫖来的纸质书已经堆满了一个小书架了,2023...
Dec 2022
本月 8 号的时候,是重庆刚刚从“自发静默”中走出来的第一个周四,办公室里一个同事出现了发热症状,下午的时候就回家进行居家办公室了,周五其他人正常的的工作上班,接下来的周六(10 号)办公室的二十来号人无一幸免的出现了新冠感染的症状,然后就是陆续的通过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出了阳性。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大家都在默认的居家办公,其中症状严重一点的是断断续续的发热了全身酸痛了一周,症状轻一点的也持续了两三天时间。在感染后的第一个周末,大家的症状基本上都出现了好转,公司部分行政人员开始上班了。外勤人员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还可以在家里通过电话微信来处理工作事务,因为这段时间重庆陆陆续续的开始大面积感染了,公司业务所面对的客户也都不愿出门。 感染后第二周的周二,自我感觉良好,因为身体上已经没有任何的症状了,同时核酸检测抗原也显示为转阴性了就放心的出了门,同时也做好了自我防护。但是转阴了就不代表完全康复了,身体上那种无力感还在,但是耐不住年底销售任务重,周二的时候去库房帮忙处理...
Dec 2022
从 2019 年底开始的这场持续了三年的疫情,对我来说一直是若即若离的感觉。说是疫情在身边吧,感觉生活都在照常进行,从来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封控,即便是重庆之前经历的几次较小规模的疫情,有的同事都被居家隔离在家里了,我所生活的附近都是一切如常,仿佛是天选打工人一般,说疫情远吧,但又确确实实地感觉到了收入的减少与物价的飞涨。 一直以来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都是反反复复,完全没有好过,正当大家都习以为常的时候,11 月 7 号的时候,小区物业通知从中午12点开始小区实行只进不出。当时在办公室还在跟同事开玩笑说疫情这么久了终于轮到我在家里休息三天了,因为按照往常的惯例,一般三天之后差不多就能结束居家管理,之后便能正常的工作。谁曾想,当天下午下班之后去超市买了些肉蛋奶和蔬菜之后,晚上公司就通知明天大家都不上班了,接着是整个区,然后就是整个中心城区几乎一夜之间就不动了。说好的三天,三天之后又三天,直到...
Dec 2022
疫情三年以来重庆这次是最严重的,就连 2020 年初刚爆发的时候都没有现在这种紧迫感,上一次感觉到形式严峻还是 8 月份,重庆封控了部分小区。就在国务院刚刚调整防疫政策的档口,重庆的疫情全面扩散了。虽然国家要求的是不封城,但是实际上的操作就是重庆各个区之间不能流动,尤其是重庆这样的“山城”“桥都”,只要把几座桥把守住,各个区基本上就没法流动。 现在大家停工停产,几乎所有人都窝在家里,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见过盖过任何公章的公文,做多就是看到小区物业盖章限制出入的文件,再往上一级到街道就再也没有见过正式的公文了。 所以才有网传的各种段子。 市里解释:是各个区里自行封控的 区里解释:是各个街道自行封控的 街道解释:是各个小区自行风控的 物业解释:是业主不出门自行摆烂 业主解释:啊对对对,楼下的铁皮都是我们自己去焊死的...
Nov 2022
2021 年 9 月我花了 11998 在首发的时候分别给自己和老婆买了一个 iPhone 13 来替换用了 5 年和 4 年的 6s 和 7 。 自己的 iPhone 13 用了一个月之后在本地二手市场以 700 元的价格置换了一个同期的 iPhone 13 mini 。同时之前的 iPhone 7 也一直作为“备用机”在使用,说是备用机,其实算作是主力机了,毕竟听歌导航逛淘宝看视频等诸多消耗电量的事情都是在所谓的备用机上面完成的,中年穷人的新手机第一年的时候还是要当祖宗一样供着。 时间来到了一年后的 10 月份,常年“裸奔”使用的 iPhone 7 在一次摩托车过坑的时候因为剧烈的跳动从手机支架上掉了下来,遭到后车碾压碎屏了。虽然内屏无伤,但是外屏碎成渣了。正好借由这个理由,应该升级换代手中的“备用机”了,任劳任怨的...
Nov 2022
书接上回。 虽然真香,但是并不建议买摩托车来骑。 自己在骑了半个月之后感觉自己行了,在空旷的四车道上可以开到 GPS 速度92km/h,直到买车后半个月的第一次摔车。 原因是上午下过雨路面还没有全干,在临近一个 T 字形路口时我在最右侧的右转加直行车道上正常行驶,左侧执行车道上的汽车突然不打灯实线变道,导致作为新手的我慌了,捏死了刹车轮胎抱死摔了,还好速度不快而且带了护膝,除了右边的车壳轻微损伤之外人一点事都没有。 然后又过了半个月,在路上骑着骑着突然下雨了,路面很快就湿了。因为是临近公交车站,而且我几乎每天都看交通事故集锦,知道公交车上完客之后会马上向左变道,所以这次我选择了走左侧车道,避免公交车突然变道。 哪知这公交车不按套路出牌,这公交车起步之后连续变道突然就转向的最左侧的车道,为了避免撞上去我只能紧急捏刹车,结果轮胎又抱死了,又摔了。...
Jun 2022
书接上回。 刚拿到驾照的第二天就到本地的摩托车市场上看车了,万元以内的车分别看了济南铃木的 UY125 UE125 和 UU123,新大洲本田的 NS110Q,五羊本田的 NB-X,雅马哈的巧格i/福禧/旭鹰以及豪爵的 USR125。 对我来说一直是喜欢小巧的东西,比如笔记本一直用的是 11-13 寸的,PC 几乎都是用的 ITX,手机也还在坚持使用 iPhone 13 mini 和 iPhone 7 这样的小屏机器,开车也是开的短小的两厢车。 尤其是汽车,铃木的 Jimny 从第一次引进看到铃木退出中国市场都没买, 在街上看到诸如206/207/C2/Smart/Mazda 2/Fiesta 这些小车的时候都会回头多看两眼。 所以摩托车也像选个小巧的,然后综合价格以及喜好的原因最终选择了便宜的雅马哈巧格i...
Jun 2022
多年以前就在想学个摩托车驾照,一直没有行动,眼睁睁的看着重庆学三轮摩托车驾照的价格从 300 块全包涨到了现在的 950 块全包。正巧赶上摩托车驾照改革的前夕,加上身边的朋友也去学了,终于下定决心报了名。 因为三轮摩托车的 D 照能够直接驾驶使用 E 照的两轮摩托车,而且三轮车考试的时候不用担心熄火原地倒车的问题,所以现在学都是学的三轮,然后转头买了两轮。 过程很简单,驾校报名缴费后会给个单子,然后凭这个单子去就近的车管所体检,体检完了就可以去学车,教练带着开一圈之后自己慢慢的练就行了。 练车练的差不多以后就可以预约考试,考试和考 C1 没什么区别也是分科目一、二、三、四。考试当天先考科目一和科目四,考完科目一后签字确认之后马上重新进入考场进行科目四的考试,考试完成之后就能参加科目二和科目三的考试了。...
May 2022
解锁 Bootloader 之后线刷回 MIUI,刷机软件默认选择了全部删除并重新上锁的选项,导致手机重新锁定了 Bootloader,登录小米账号的时候出现 “检查设备安全信息出错,无法获取到当前手机状态,请稍后重试”。小米 5 MIUI 最新的版本是 MIUI 10,Android 版本是 8,而且最后一个稳定版掉电特别快,屏幕自动亮度还有问题,遂打算重新刷回 LineageOS。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严格按照官方的操作,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新线刷,线刷需要解锁 Bootloader,解锁 Bootloader需要登录小米账号,登录小米账号需要重新线刷…… 百度、Google、Bing 都搜索不到相关有用的信息,Google 的中文搜索已经废了,现在搜索出来的结果都是某某知识网这样的结果,都是些垃圾站群相互采集的内容。...
Feb 2022
因为工作原因需要经常用到微信的音频通话功能,对于这个功能我是有些无奈的,通话效果不行使用体验也不让人满意,苹果推送了微信语音通话提醒后需要进入微信再等微信弹出通话请求,再进行接听。上次换手机就是因为当收到苹果的推送之后,进入微信卡卡的,导致进入微信之后别人已经等待了很久了。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不喜欢这个功能的,奈何有些客户朋友却非常喜欢用这个功能,明明互相留有电话就喜欢用微信语音进行通话。 早在去年的时候就看到网上说微信通过更换非大陆手机号的方式可以让微信变成 WeChat 从而使用上苹果的 Callkit 功能,能像接听电话一样接听微信语音通话。通过讲绑定微信的手机号码换成 Google Voice 号码之后就出现了新的用户协议之类的东西,点击同意之后就更换成功了,然后提示微信数据已经成功迁移,微信会自动退出,重新登录就能正常使用了。...
Jan 2022
Follow RSS Feeds, Blogs, Podcasts, Twitter searches, Facebook pages, even Email Newsletters! Get unfiltered news feeds or filter them to your liking.
Get Ino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