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读懂中国!infzm.com
3k followers 50 статия/седмица
它的城:我们与宠物友好城市的距离

▲威尔士柯基犬在狗公园。(图/新华社)全文共3443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城市中的小动物正逐渐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庞大的宠物经济也带来更多的社会议题。如今,在友爱的城市里,越来越多市民意识到,城市不仅是我们的家,也是“它们”的家。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研究员 李婧‍‍‍‍‍‍‍‍‍‍‍‍‍责任编辑|戴春晨独居青年小万与那只叫“大橘”的猫相遇,缘起一次偶然的下楼扔垃圾。那天难得早下班,小万饭后提着垃圾袋走在小区里,身后窸窣的声响吸引他回头。一只毛色发亮的橘猫正“礼貌”地看着他手中的垃圾袋。饲养过小动物的他刹那便懂了。急匆匆丢完垃圾,他纠结了几分钟,从家里冰箱掏出原本打算第二天做早餐的半个鸡蛋饼和牛奶。跑回小区的空地,这只橘猫也还在耐心等着。细心投喂着这只脾气温和的流浪猫,小万并没有注意到邻居们已围在身后。从邻居们的交谈中得知,这只长毛橘猫是小区的“女明星”,只是通常出现的时间都和小万完美错开。邻居们感叹着小万工作辛苦,也不忘夸赞他关爱动物的行动。这是平时工作早出晚归的小万,在陌生城市里难得感受到人情温暖的时刻。这个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大源街道的小区,内有20只“收编”的流浪猫。小区居民自发聚集在一起,向小区...

Tue Apr 30, 2024 18:00
仅存8年的大学,是如何培养出一群天才?

在中国教育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奇迹: 学校没有一座高楼,却大师云集,人才辈出。 明明是“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与哈佛、剑桥、耶鲁齐名而毫无愧色。 林语堂评价它: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杨振宁说:它是他中国最好的大学。 后世人赞它:“讲台上,人人是大师,讲台下,则是未来的大师”。 相信不少读者已经猜到了,它就是中国历史上“最群星闪耀”的大学—— 西南联大。 在它存在短短8年时间里,培养了: 2位诺奖得主,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170多位院士…… 以及上百位霸占历史、文学、外语的人文大师。 惊人教学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它豪华的师资力量。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说过,“真正的好大学,不在有大楼,而在有大师”。 翻译泰斗许渊冲老先生回忆说: 那时国文课真是精彩,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每人授课两个星期: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骏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唐兰讲《史通》,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

Tue Apr 30, 2024 18:00
“的确有很多经验和教训”:赵鼎新的社会学系改革风波

▲ 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多年后,赵鼎新自2018年起回国入职浙江大学社会学系,2021年11月至2024年2月担任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陈劲 / 摄) 全文共7571字,阅读大约需要18分钟赵鼎新最担心的是,如果将来有什么变故,“这样小心培养起来的学术氛围会变”。“相比教课教得多好,研究做得多扎实,它更看重的是能够发到高水平期刊,能不能拿到人才的帽子,能不能获得重大的项目,这些能够体现到评估的表格里面的东西。”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王华震责任编辑|李慕琰聊起赵鼎新,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老师和博士们经常用到的称呼,不是“赵老师”,不是“系主任”,而是“老赵”。2024年3月11日,老赵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社会学系系主任。在那天社会学系的新闻通稿里,老赵说,今后他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参与社会学系的事业发展,不遗余力地为办好社会学系贡献力量”。离开系主任岗位之后,他依然是系里的学术委员会委员。但是八天之后,系里一次关于社会学系未来的会议,却没有邀请这位学术委员会委员——3月19日,浙大社会学系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赵鼎新事先不知道有这次会议,也没被要求列席参加。会议上,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党总支书记陈素珊宣布成...

Tue Apr 30, 2024 18:00
上海公卫中心一实验室被关:病毒学家称措手不及,院方回应早已到期

▲ 2024年4月29日,上海公卫中心,张永振躺在科研中心门前,等待实验楼开门。(受访者供图 / 图) 全文共276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张永振团队:通知搬离前未有充分沟通和安置方案,只预留了两天时间;在研项目包括新冠病毒等多个生物安全项目,仓促搬离恐有未知风险。上海公卫中心负责人:“协议到2022年10月已经终止了,他现在跟我们没有任何人事关系和协作关系。他就是赖在我们这里不肯走,强买强卖。”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吴小飞南方周末实习生 柯愉乐 吴鑫韬责任编辑|谭畅近日,病毒学家张永振及研究团队在网上称,其实验室被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下称上海公卫中心)强制要求两日内搬离。事件不断发酵,引起关注。2024年4月29日凌晨,上海公卫中心通过官方微信作情况说明:“近日我院部分实验室需要进行改造,因安全原因进行封闭施工。对于在该区域开展科研活动的张永振研究员团队人员,医院在科研楼提供了另外的办公及实验场所,事前我院已制定相关安置方案并提前告知。”这一情况说明并未化解冲突。4月28日晚间至29日下午4时,张永振及研究团队的若干人员食宿均在实验楼门口,等待上海公卫中心的协调方案。29日晚间,上海公卫中心...

Tue Apr 30, 2024 11:00
如果写作有捷径,阅读是最好的那条

如果让你用鲁迅的风格写一个小故事,你会怎么写? 用马尔克斯、海明威的风格呢? 众所周知,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模写是非常好的提升写作的方式。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模写更重要的,是模写前的阅读。 如果你只是毫不费脑地翻阅,合上书本时,全然忘记自己读过什么,那即便读得再多,也很难妙笔生花。就像作家毕飞宇说的,“人家好在哪你都看不出来,你自己反而能写好,这是说不通的。” 所以,要提升写作能力,在阅读时就不能只被故事情节吸引,还要学会要转换思维,从作者视角,庖丁解牛般去具体拆解其中的写作技法。 诺奖得主莫言坦言自己早期的作品都是模仿之作,他会拆解那些高质量文学作品的氛围、语言、感受,节奏等等。像《金发婴儿》在叙事风格上就明显带着马尔克斯的影子。 作家余华通过剖析福克纳在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突破了心理描写的瓶颈。...

Tue Apr 30, 2024 11:00
发刊词 | 新闻,给少年一把开启世界的钥匙

很长一段时间,在我们后台收到的读者来信中,经常能看到从教多年的老师建议:如果有机会,让孩子多读些新闻。 西安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还附上了自己的观察:“教过那么多学生,那些具备更开阔眼界、思辨力更强的学生,往往成长得更加茁壮。” 为什么要阅读新闻? 因为新闻是人与现实建立链接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像一把钥匙,引领每一个人打开世界、通达自我的大门。 更重要的是,新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一个人如何看待眼前的世界,跟他获取的信息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 通过接触新闻和媒体,孩子们可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社会的多样性。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如今越来越多家长会帮助孩子对各类承载新闻的媒介形式——智能手机、互联网、报刊、电视等——建立兴趣,并引导他们选择高质量的新闻内容。 而在数字时代,“选择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并非易事。太多虚假、庸俗、极端、恶意的信息冠以“新闻”之名,在网络世界演绎着鱼龙混杂、带来了泥沙俱下,让生活在信息洪流中的许多人深陷精神的荒漠,成为被裹挟、被操纵的“乌合之众”。...

Tue Apr 30, 2024 09:00

Създайте своя емисия с новини

Готови ли сте да опитате?
Стартирайте 14-дневен пробен период, не се изисква кредитна карта.

Създаване на акаун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