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神磊磊一说一点国产片,有一个小疑问:但凡电影人有了成就地位,怎么就往往爱开始拍片子讲大道理。本文纯是有感而发,作为一个观众,肯定不是否认他们对电影的贡献。只是个真诚的吐槽。话说,关于国产电影,这些年看下来,似乎发现了一个规律,还挺准的。就是一个片好不好,你就先看一件事:导演或者主创他有没有特想讲个深刻的道理。如果导演说:拍这部片,是想讲一个我遇见的啥啥故事,讲一段我特有感触的啥啥经历,那么你基本可以去影院看看。不容易掉坑。他想说的这个故事越是具体,越有细节,越是不包含什么大道理,离他的成长经历和生活圈层越是近,这片子能看的概率越高。然而你注意,假如导演说,这部片是想表达一个啥啥深刻的道理,或者是要挖掘一个什么命题,体现一个什么牛逼的思想,劝你就别去了,比较悬。尤其是沾上诸如“儒释道”、历史文化命题等看上去很厉害的,就更悬了。可能以上的表达有点抽象,那么换个说法,如果是拍《隔壁吴老二》,可以去;如果是拍孔子孟子,或者大汉大秦,最好别去。二第一次有这个感觉,是在多年前。当时一位很有成就的电影人拍新片,在采访中说这个新片讲了儒释道,你最好懂一点佛教云云。我立刻就预感这片够呛。其后果然够呛。此后多少年,这条规律都是颠扑不破,屡...
7h
文/六神磊磊一最近被问到一个比较刁钻、又还挺有趣的问题:我看了《三体》剧,很喜欢史强,想问一下:金庸怎么没有写出史强这样的人物?别说,还真是让我认真琢磨了很久。今天打算专业、客观地回答一下。我想,之所以会被问到这么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就是最近高分剧腾讯版《三体》的热播。演员也给力,让里面的汪淼、史强、叶文洁等角色都出圈火了一把。十年前,还都是什么投资人、创业达人爱聊这些名字。而最近,连家庭群里的叔伯婶姨居然都在说:嚯这个史强不是刘备吗,这个叶文洁不就是苏明玉她妈吗……一个科幻剧出圈到这个程度,让我这个金庸迷非常羡慕。不吹不黑,就来说一下“金庸为啥没写史强”的问题。我会一贯的理性客观且发人深思。二严格地说,这个问题没大毛病。金庸小说,还真没有史强这样的人物。有武侠迷可能不同意,会举出种种反面例子。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他们和史强都不一样。史强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呢?痞、狠、果断、仗义,接地气,还聪明,脑筋特清醒。他是一个底层的厉害人物,当过兵打过仗,死亡线上无数次挣扎下来,练就了一身的本事和头脑。这个人遇见大事稳得住,也豁得出,有一点痞侠的感觉。客观地讲,《三体》剧里的史强,和原著里的虽然挺神似了,其实还是略有区别的。这个可以理解。此处仅以剧...
1w
文/六神磊磊一假期快过完,要返回工作岗位了。之前就讲过,金庸江湖是一部职场宝典。今天就来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叫做临时工。临时工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许多帮派、很多单位明明有很多人,但老要招临时工?金庸其实讲得非常明白。来看一本书《倚天屠龙记》。这里面就提到一处情节:有一年端阳节,少林派要招许多临时工。招工的部门是哪里呢?是香积厨,也就是食堂。之所以忽然大量招工,是因为寺里在端阳节要开武林大会,一下多了上千客人吃饭,厨房里大家“挑水劈柴,说甚么也忙不过来”,管香积厨的和尚“甚是苦恼”。众所周知,少林食堂的接待能力本来是出了名的强,锅也是出了名的大。可再大的厨房也架不住吃饭的嘴多。厨房的工作人员很苦恼,完全可以理解。怎么办?当然就要招临时工。也就是说,正式工是应付常规任务的,比如和尚吃饭;临时工是应付非常规任务的,比如武林大会。二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典型例子:主角张无忌,便被当作临时工给招进去了。当时张无忌正扮成一个农民去寺里送柴,被管厨房的僧人一眼相中:嚯,这个小兄弟身子好生壮健,来来来,到我这里帮忙两个月,给你五钱银子一个月的工钱。没有任何门槛,也不考核,唯一标准就是“身子壮健”,是个活人就行,反正挑水劈柴谁都会。张无忌还假装还了个价:你...
2w
省流版:2023《每日唐诗》日历伴读第二期——韦庄的《冬夜》来啦~收听方式简单便捷,这里扫码直达:之前答应大家,做一套2023每日《唐诗日历》的伴读。今天聊的是韦庄的诗和他的生平。这个写出“人人尽说江南好”的才子,他笔下的《冬夜》会是什么样的呢?2023《每日唐诗》日历是前不久推出的,有每天给大家精选的诗句,同时还有全文以及原创的注释,好看又长知识,自己用和送朋友都很好:图:抒书需要购买的可以点击下方的小程序购买,价格美丽。祝大家除夕圆满,兔年快乐! 文章原文
2w
要喷别找我,文/kk程英这姑娘,确实经历过很多,但同时她又经历得太少。她辗转飘零,寄人篱下,九岁时就学会了礼数周全,比起明明只比自己小半岁的陆无双,她总是不敢骄纵、不敢无理。之后收养她的一家子人又惨遭李莫愁毒手,她在脾气怪异的黄老邪身边长大,更是早早学成了小大人。但对世间的大多事物,她还是懵懂的,关于爱情,她没经历过真的爱别离、求不得。爱情这个东西,它的套路和人际关系还真不一样,没经历过就是没经历过。爱上杨过的,就是这么一个以为自己已经很成熟的女孩子。一匹马驮着被金轮法王打伤的杨过来到自己家养伤。杨过昏迷的时候她在写表白信,杨过醒了她还在写,两人聊天时她还在写,写到天都黑了饭都用完了,最后还留着一地揉皱了的纸。背过身去写字,是成熟的遮掩。不停露出的破绽,才是她真正的意思。一张张墨渍未干的字纸,被揉皱了、展开,又揉成一团,就像她初开的心事,怕对面榻上的杨过看到,又生怕他不知道。她当着杨过将这些碎纸拢起烧掉,而那份动情早就在空荡的茅屋里乱撞开来,瑶琴都铛铛作响。而少男其实也是最擅长捕捉这份心事的。杨过当时重伤瘫在床上起不来,都还能支开程英,甩出一坨粽子粘来碎纸。看到“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八个字,虽不懂这个姑娘为什么情根深种,但却...
2w
文/六神磊磊一我的主业是读金庸,所以再来说说《三体》。之所以很想聊这个话题,倒还不是因为最近网上人们说得很热闹,也不是因为上了高分新剧。剧可以回头说。这次是很偶然的原因,看了《解码三体》那个访谈节目。其实我平时更喜欢看个人集中输出观点的,不太喜欢看访谈,觉得效率低,信息量少。但是这个节目因为嘉宾水平高,片子的剪切节奏也块,比较吸引人,我一口气看了好几集。看了之后的感觉就是,这种好事,怎么就不找我去?聊别的咱不行,聊《三体》我还不行吗,真是的。要说搞金庸的不合适,那白一骢不也搞过金庸吗,还编剧过《天龙八部》呢。你们不找我聊,我就自己写。作为《三体》书粉,今天推文主要想聊一个问题,是许许多多对《三体》的讨论都避不开的,在上述的访谈节目里也有嘉宾多次聊到,就是“冷酷”。《三体》的风格,是不是太“理性”,有些人物甚至有点冷酷?既然是聊书,一定要从《原著》说。咱们就打开《三体》这本书,从一个细节说起。那是关于小说里的一张画,就是《清明上河图》。二这一处细节,出现在《三体》第三部,总共就只有几十个字。当时的情节背景是太阳系被“降维打击”了,即将二向化了,也就是从三维世界被压扁成二维的。你就想象类似一个橘子被剥开了、压扁了,成了一张橘子皮了。人类文...
2w
文/六神磊磊一春节来了,万物复苏,集五福的人群们又到了兴奋的季节。随着湿润气候的来临,干涸的大地上,下起了瓢泼大雨,什么万能福、沾沾卡、写福字等等,让健壮的生灵们开始躁动。他们“敬业福”“敬业福”地嚷着,呼朋引伴,就像过去过年时熊孩子的鞭炮一样难以避免,就跟鱼类要洄游、狗熊要冬眠一样准时。连办公室的00后也在玩“AI画兔子”。几块钱,就把他们刺激得团团转。他们还热烈讨论今年福卡换礼品的事,你看这货福都没集齐,居然想去换人家福气店里的扫地机器人.....“集五福”这东西居然还神奇跨界了,进入了金庸领域。前些天聊到金庸小说,讲到了一处小情节:郭襄过生日许愿,希望国家安定、天下太平、亲人健康,以及希望杨过幸福。一个小伙伴听了哈哈大笑,说:“金庸版爱国、富强、和谐?郭襄这是在集五福吗?”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一个事,就是集五福这个玩意,已经成了我们日常话语的一部分了。就和“双十一”一样,你喜欢也好、无视也罢,总之五福这事已然成了一种年俗了。用个时髦的词,你暂时要与它长期共存了。二要说“五福”这个玩法当初是怎么火起来的,我还是有一些记忆的。是的,因为钱。尤其第一年,人们还被大奖诱惑和敬业福逗了一把。它最初的本质,毫无疑问是商业营销,或者说白了...
3w
文/曹曹、六神磊磊一今天独家剖析一个人,成昆。最近假期中发稿不稳定,大家多包容。成昆是《倚天屠龙记》里的第一大反派,自导自演了一出“被抛弃的昆子的一生”。他的故事的版本是:爱人被抢走,生活被人毁了,所以他用一生跟仇人死磕,隐姓埋名,发疯报复,伤天害理。书上一切的大坏事,有报道的、没报道的,他基本都有份,祸害了明教祸害丐帮,祸害了丐帮祸害少林,把日子过得好的武林门派挨个祸了一遍,自己也拼了个身败名裂。这个人明明是顶级的武功,但貌似因为这份报仇事业,把自己的生活状态搞得很差,日子过得跟下水道里的老鼠一样。那些和他武功相近甚至是还不如他的,出来都是风风光光、人五人六,“殷教主来了”“杨左使来了”“玄冥二先生里边请”,唯独成昆自始至终藏头缩尾不能见人,伤天害理却还没混到个大恶人的名分。很壮烈、很轴是不是?你可能都佩服他,为了报仇,牺牲太多了,把一辈子都赔上了,真爷们。但在我看来,其实压根不是这么回事。成昆的这个所谓“为爱葬一生”的壮烈的故事,你要真是剥茧抽丝看一看,就会发现它其实不成立,压根就是一个借口。什么借口呢?掩饰自己无能的借口。“我的一生都是被仇恨毁了”,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他想象中的美好一生。二成昆反反复复最爱说的,就是“爱妻为人所夺...
5w
新年,给喜欢唐诗朋友、孩子们送一个福利。估计现在很多的唐诗爱好者、日历发烧友,都有了2023《每日唐诗》日历。忽然想到,新年给大家送个福利,免费赠送一个小音频节目,我取名叫“《每日唐诗》日历伴读”,就是给大家精选一些日历里的好诗,结合日历里的注释,给大家来做讲解。我尽量讲得新颖、实在,有知识点。这样,也可以让大家更好地用好这本日历,从更多角度来品读唐诗。音频都是我本人自己来录、来讲,目前计划是十期,会讲10到20首日历里的诗。因为阳了刚刚好,声音会比较沧桑。这件事也是一时兴起干的,没有严格计划,近几天假期中录音也不便,效果一般,希望大家也多多包容。这个免费节目,大家可以在“六神磊磊小书房”的专栏收听。后续的更新也都会放在这个专栏里。注意,其实没买日历的朋友也没关系,一样也都可以来免费蹭听。目前节目已经上线了第一期,为大家讲解的是大气磅礴的王维的诗《观猎》。大家翻到1月6日的诗,开始收听吧。同时,这一期里也会对比讲到日历2月19日的《送梓州李使君》、6月19日的李白的《观猎》诗,来做一个对比讲解。大家也注意翻一下这两页。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祝大家新年都有新气象。下面是栏目的链接,大家扫码就可以直达,方便简单,安卓和苹果客户...
5w
文/六神磊磊一想做一件事,却被别人抢先了一步。前些天,我就酝酿着想用几首唐诗,送别过去一年,送给新的一年。然而就在昨天晚上,我刷抖音的《唐诗三百首》栏目,看到了一场唐诗新年音乐诗会,名字叫“长风破浪会有时”。并且选出来的诗有好几首和我想的都一样,看得出来人家专业、用心了——没错这是在夸我自己。真是又一次惨痛的教训,做选题,要趁早。等到别人做了,你就变成替身了!反正已经是晚了,我个人也挑选了几首诗,既有之前这场新年诗会里的,也有诗会外的,概括2022年,展望2023年。二先说第一首。说起过去的2022年,第一时间心里浮现的,就是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有三首,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第一首。这既是诗会节目的主题,也是我个人今年最大的感触。行路难,是真的难。孩子难,学生难,中年人难,老年人也难。各个职业都难,医护难,保供人员也难,服务人员很难,外卖小哥很难,你我形形色色的人都很难。之前的日子里,眼看着阳台楼下的商圈里一个又一个小店、餐馆关了又开,开...
Dec 2022
Follow RSS Feeds, Blogs, Podcasts, Twitter searches, Facebook pages, even Email Newsletters! Get unfiltered news feeds or filter them to your liking.
Get Ino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