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学杂志
37 followers 0 articles/week
在“文学改良”的背后

《随笔》2017年第二期孙郁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问世已经整整百年。现在的青年对于其间蕴含的深层道理,未必都了然于心。文学改良的观点提出,乃试图疗救汉语书写病态的一剂药方,或者说铲除灰暗记忆的一种手段。胡适那代人已经深深意识到,中国人在自我蒙骗的自娱性写作中深陷苦海,颂圣与自恋之作比比皆是,文章道弊已久。而改变此态,不能不做历史清理的工作。我们看他那时候的书信、日记,思考之细让人生叹。陈独秀看到了胡适的内在焦虑,那背后的幽思有催促文艺新生的冲动。不过陈独秀深觉胡适还过于温吞,以为改良恐不能奏效,他的“文学革命论”的口号,把胡适的本意更为立体化了。         从文学入手提出改良和革命,其实是放弃固有的文章学理念,把新的书写思路带到日常表达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远离儒家经典的缠绕,道与文分离,注重精神的独立性。用刘半农的话说,“故必须作者能运用其精神,使自己之意识、情感、怀抱,一一藏纳于文中。而后所为之文,始有真正之价值,始能稳立于文学界中而不摇。否则精神既失,措辞虽工,亦不过说上一大番空话,实未曾做得半句文章也”(《我之文学改良观》)。也就是说,把载道的功能换为写意的功能。而这里重要的一点是,文章与文学的区分,把...

Thu Apr 27, 2017 11:15
缅怀东平札记五章

《随笔》2017年第2期罗飞                                                                         一、谎言掩盖不住烈士东平的光芒         丘东平烈士牺牲于1941年的抗战烈火。四十几年后,忽然在全国著名的文学期刊《当代》1984年第四期上看见一篇小说《东平之死》。同年12月,这篇小说被《小说选刊》转载。这篇小说认为东平不是死在日寇枪口下,而是自杀。好家伙——这一耸人听闻的“发现”,有很大的吸引力,过去说是为抗战而死——英雄。现在原来是“自杀”!       于是文人的笔自然就抓住这一机会发表了各种言论。文史学者把他进入文学史,研究“七月派”作家的流派研究者于是下结论,这与作家东平的气质有关。        这就怪了,当初东平牺牲时,他身边还有活下来的同志和乡亲,还有组织,为什么那时没有发现他自杀呢?倒反而要等到四十几年后由后人才能弄清呢?于是东平生前战友纷纷提出质问,要作者拿出证据。作者只是一些逻辑上推理出来的东西,毫无实际意义。首先是东平生前战友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详细的内容,如1984年第3期上发表的《战火中所诞生的艺术学府——记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

Thu Apr 27, 2017 10:45
领衔主演:黄宗英

《随笔》2017年第2期领衔主演:黄宗英彭小莲         把篆体书写的“领衔主演:黄宗英”打上我刚完成的故事片《请你记住我》的银幕上时,我反复看着那个镜头,不是看画面,反复看的是那七个字;我想,我终于完成了黄宗英的愿望,她年轻的时候,一直有一个浪漫的梦想,希望像法国女演员萨拉·伯尔娜一样,在70多岁的时候,即使坐着轮椅,还是上台演出。那时候她年轻,70岁,几乎像是生命的终点。因为年轻,谁都喜欢想那些遥不可及的事情,可是,真的到她70岁的时候,她居然比萨拉·伯尔娜还勇敢。她第四次进军西藏,参加徐凤翔纪录片拍摄;在她65岁的那一年,作为《望长城》的主持人,出现在中央台屏幕上。1990年9月,她和一伙才20岁出头的年轻人,集合于敦煌,整装待发,一起西行挺进罗布泊。         黄宗英自己在文章里说:“《望长城》摄制组总制片郭宝祥同志和我恳谈:‘和于台长研究了,为关心你的身体,又是这样的年纪了,是否考虑不去罗布泊。将来航拍时,可以在飞机上出现主持人形象。’ ...

Mon Apr 24, 2017 11:26
木匠文叔

《随笔》2017年第2期南翔         在松岗街道,无论大小,都叫他文叔。        我在宝安下辖的松岗街道见到年过七旬的文业成之时,文体中心办公室的冯主任正叮嘱他,拟安排他春节前下社区去写春联。文叔走到门口,忽又折回,到里间去索要了一款宣纸。他走来走去的姿态,有点跛;下台阶的当儿他告诉我,前一段搬农具不小心砸到了脚。话题便很自然引到了木器农具上,他用粤式普通话与我交谈,才讲几句便叹了一口气,那似乎一言难尽。我的小车从大车川流不息的107国道下面穿过,折入几条起伏不平的窄巷子,七弯八拐,到了他的家门口。一栋局促而高耸的自建房,仅仅一个车位,文叔下车开了锁,放倒铁栅,我才得以小心泊入。        随文叔进得家来,楼房与平房之间形成的一条过道,是他的画室兼会客厅。左手的案台上铺着毛毡与宣纸,右手的矮壁上张挂着他写的字画,尤其是水墨虾画;一张张斗方上钉着一枚枚不同颜色的吸铁石,宛如一个个倒挂的将士布阵。我一大早自福田区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一个小时,来到与东莞交界处的松岗见文叔,是想来欣赏他的木器农具的,毕竟2015年获批区级非遗项目的“木器农具制作技艺”,文叔文业成是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此项目还拟向市级非遗项目申报。他却没有马上起...

Mon Apr 24, 2017 10:56
《随笔》2017年第2期目录

 南 翔 木匠文叔                                       戴 黍 西形冲:乡愁与忆念 彭小莲 领衔主演:黄宗英罗 飞 缅怀东平札记五章 王 龙 王安石变法:毁于内讧的艰难改革吴 钩 范仲淹留下的千年传奇孙 郁 在“文学改良”的背后陈徒手 物质匮乏年代北京财贸供应二三事 散 木 “毕竟是书生”   ——顾颉刚“从政”记苍 耳 银色杀手(外一篇) 袁 晞 读书札记曾昭华 奥娃与白银时代的群星   ——《塞纳河畔》再版新悟 马永波 庞德的出位之思远 人 珂勒惠支:对峙死亡的艺术挣扎 〔法〕乔治·桑 著  管筱明 译我与肖邦(外一篇) 地址:广州市环市东路水荫路11号《随笔》编辑部   邮编:510075  电话:(020)37592344邮发代号:46-90...

Fri Apr 21, 2017 11:13
蓝狐狸(节选)

蓝狐狸(节选) (本文选自《随笔》2017年第1期) 〔英〕罗纳德·邓肯 著   陈法春  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现代作家、第二次诗剧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罗纳德·邓肯(Ronald Duncan, 1914—1982)在伦敦的一份晚报上开辟专栏,连续发表日记体散文(随笔),后以《蓝狐狸》(The Blue Fox)为名结集出版。日记以作家的家乡德文郡为背景,用寓言般的故事、诗化的语言,将乡村生活的情趣刻画得惟妙惟肖,将人性的脆弱暴露得淋漓尽致,于看似平淡无华的小事中揭示出人生哲理,既流露出农民的朴实和多谋,又洋溢着诗人的睿智和思辨。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作家对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关系敏锐的观察,对生活和人生富有哲理的思索,以及他时而优美隽永、时而诙谐幽默、时而机智辛辣的语言,仍具现实意义和艺术魅力。现摘取几篇译出,加以标题,以飨读者。元月二十二日...

Tue Feb 28, 2017 10:18

Build your own newsfeed

Ready to give it a go?
Start a 14-day trial, no credit card required.

Create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