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followers 0 articles/week
如何扩大工作的 scope?

在美国工作的程序员都会遇到一个问题:想要晋升但经理说自己工作的 scope 不够大,又或者是影响力不够大。那要如何才能扩大自己工作的 scope 呢? 职业前期直系经理会负责为你找 scope,一步一步地给你更大的 scope,到了后面经理就会说「自己找 scope,这是晋升到下一个级别的要求,我给你 scope 就满足不了这个要求了。」既然不能依赖别人给你 scope,那要去哪里找扩大 scope 的机会呢? 这是很多人感觉到困扰的问题。假设自己在做的 scope 大小算作 1,把上下左右的外延做了也就是 1.1、1.2、1.3……的增长,这扩张速度太慢了。找一个跟自己已有 scope 相似但需要花同样功夫的 scope,那可以从 1 变成 2,但工作量跟着翻倍,拼命卷可以升一级,但...

Fri Mar 1, 2024 23:27
Vision Pro 使用体验(Part 2)

Vision Pro 的「截屏」功能非常符合 iOS 和 watchOS 用户的习惯,把仅有的两个物理按键同时按下去就可以了。跟用 Vision Pro 拍摄 3D 视频没有取景框一样,截屏时你没办法知道截屏边界在哪里。Vision Pro 给你一个相当宽的可视角度,但实际截屏时它会截取一个 16:9 的区域然后保存为 1920x1080 的图片。 考虑到 Vision Pro 两块屏幕加起来像素超过 4K 屏幕,截屏 1920x1080 的分辨率实在是有点低。你可以截屏分享给别人,让别人看看你佩戴 Vision Pro 的体验是怎样的,但千万不要指望别人能够看清楚你第一人称视觉能看清楚的细节,更别期望别人能看清截屏上的小字。经过 3D 到 2D 的投射之后,截屏上偏小的文字是很难看清楚的,需要很用力地看才能看明白。...

Mon Feb 19, 2024 09:01
Vision Pro 使用体验(Part 1)

在 Vision Pro 之前,我有 Oculus Rift 和 Quest 2,这两个都是纯 VR 设备(Quest 2 在接近障碍物时会触发黑白穿透视频)。Vision Pro 跟它们比,最大的优势是 AR 不会晕,我连续使用几个小时都没问题。之前 Quest 2 玩 Light Saber 一天最多玩 20 分钟,然后就开始感觉到头晕了。 虽然 Vision Pro 是有点重,但习惯后并不会觉得难受,当然脱下来之后脸上还是会有一圈的痕迹。我选择的是到 Apple Store 店里提货,顺便做 fit test,保证扫脸得到的尺寸合身。我觉得 fit test 还是挺重要的,扫脸归扫脸,但最终你需要找到一个几乎不漏光且重量均匀分布在脸上的尺寸。如果重量主要落在额头、脸颊或左右两侧,都会感觉到不舒服。...

Sat Feb 10, 2024 08:04
2023 年邀请链接(referral links)

我在 2018 年和 2019 年夏天都分享里一批我觉得值得推荐的服务和产品。疫情开始之后我就忘记了这回事,好多年都没再分享过。(不过我们《牛油果烤面包》还是每年年底做一期《好物推荐》的。)现在想起来,就写一篇 2023 年的吧。 我今年推荐的服务和产品包括: Neon Interviewing.io One Medical 以下是它们的详细介绍。 Neon Neon 是一个三藩市湾区的亚洲菜外卖服务。跟其他随时点随时送的外卖不一样,Neon 是需要预订的,饭店会提前做好交给 Neon,Neon 每天下午派送。派送时食物是冰着的,重新加热一下就行。这些都是有门店的饭店,不是中央厨房,出品也是在门店能点到的菜色。 他们有 Koi Palace(鲤鱼门)的焗葡挞,一份...

Sun Oct 29, 2023 03:02
熟练使用 Google 或 Facebook 内部工具毫无用处?

有一部分 Google 和 Facebook 员工总是在担心一件事情:公司内部使用的所有工具都不是来源的,离开了公司就不会再用到,花那么多年把这些工具用到熟手了,一旦离职就会变成毫无用处的沉没成本。这种忧虑显得非常围城:在大厂外面的人觉得自己使用的工具不够好,想要进大厂看看到底人家有什么黑科技;在大厂里面的人觉得自己只用闭源工具,担心因为自己不懂其它公司都在用的来源工具而失去竞争力,想要花时间学习开源工具但又没有机会。 担心这种事情并非毫无道理,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真正值得解决的问题,而且不是一个解决后就一了百了的问题。如果此时此刻在大厂,还不如专心做好眼前的工作,等到真正换工作的时候再根据工作需要现学。真正重要的能力,不是你现在懂什么,而是需要在未知环境中摸索时你能够学得有多快。(学校里建立激励机制是错的。根据你此时此刻懂多少来决定给予多少正向或反向激励,一旦你把这内化了就会造成职业上长远的负面影响。)...

Fri Mar 31, 2023 02:21
从人工编辑到算法排序

为什么作为企业内部沟通工具,Slack 在公司还小的时候那么好用,但在公司变得越来越大之后 Slack 会变得如此低效?这个问题我思考有一段时间里,我觉得这是一个数据规模的问题,在规模还小的时候 Slack 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但一旦规模大到一定程度 Slack 就不再有效率。 如果要跟 Slack 做对比,在 Facebook 内部使用 Facebook Workplace 的效率就很高。Workplace 有它自己的问题,例如说导致员工不停地在刷 newsfeed,因为总是害怕自己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信息,所以一有空停下来就要刷。除此之外,在 Facebook 内部使用 Workplace 的体验很好,重要的信息总是会在 newsfeed 上出现。因为 Facebook 知道你是谁、你跟哪些同事的交互比较多、他们又跟哪些内容交互比较多,所以...

Mon Mar 27, 2023 09:00

Build your own newsfeed

Ready to give it a go?
Start a 14-day trial, no credit card required.

Create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