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 followers 9 نوشته / هفته
李公明︱一周书记:棺材船与……消失在大饥荒移民途中的声音

《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爱尔兰] 奇安·T.麦克马洪著,初庆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3月版,88.00元自十七世纪中期以后,几乎拥有爱尔兰全部耕地的英国地主只关心谷物和牲畜的出口,使大多数爱尔兰人只能依靠在小块土地上种植马铃薯来维持生计。1845年夏天开始传播的一种不为人知的病害使马铃薯作物大面积受灾,引发了越来越惨烈并且持续到1852年的大饥荒,爱尔兰岛八百万人口中有一百多万人饿死,近两百万人被迫移民逃荒。历史学家的研究表明这不仅仅是天灾,同时也是人祸,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英国政府不但对大饥荒的不作为、援救不力,而且在饥荒最严重的几年间爱尔兰仍然要向英国本土出口粮食。因此至今很多爱尔兰人认为政府在知道饿殍遍地的时候而不作为、在并非完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不救援,就是对爱尔兰的种族灭绝,其行径与纳粹屠杀犹太人、奥斯曼帝国灭绝亚美尼亚人一样是犯下反人类罪。爱尔兰大饥荒时期的移民潮由此产生,灾民们或单身或举家漂洋过海,逃离到处是饥馑与死亡的故土。虽然并没有发生过在村镇道路、交通要道上到处堵截、禁止逃荒等更为灭绝人性的人身暴力控制行为,那些逃难移民的道路仍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艰辛与危难。爱尔兰历史学家奇安·T.麦...

Thu Apr 25, 2024 09:50
黄冠云︱宫崎市定、钱锺书与清代学术的一桩公案

赵高、李斯以及秦始皇去世后的继承危机,是《史记》最扣人心弦的故事之一。近来,因为北京大学藏汉代竹书《赵正书》的问世,这则故事又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比较《赵正书》《史记》有关同一事件的不同叙述,许多学者强调秦汉之际历史书写的丰富、多元,尝试揭橥正史之外的真相,“解构”司马迁的一家之言,此皆拜新材料所赐,是二十世纪以来蔚为主流的“新证”之风。回顾过去有关赵高、李斯等人故事的众多讨论,宫崎市定《读〈史记·李斯列传〉》是作者研究《史记》的一篇力作,其具有示范意义的许多见解,至今仍光芒四射。作者认为,《李斯列传》的灵魂人物并非李斯,乃是堪称“魔鬼化身”的赵高。对于司马迁可能曾经寓目,在《史记》中却只有间接反映的许多文献,作者做出许多大胆、微妙,且丝丝入扣的推测。具体而言,他认为《李斯列传》背后的一个传统,乃将赵高描绘成赵国的一个孤臣孽子,或谓“赵氏孤儿”:赵高在秦始皇去世后的兴风作浪,目的是替赵国复仇。北大简《赵正书》的出现,为宫崎市定富有想象力的“假说”提供了一个检验机会。乍看之下,宫崎的观点似乎不受《赵正书》支持:《赵正书》对赵高几乎只字不提,所谓赵高乃《李斯列传》灵魂人物的说法,至少从新材料看来,似乎没有着落。以我所过目的《赵正书》研究而...

Thu Apr 25, 2024 09:50
刘宇薇评《哲学中的疯狂与死亡》|从辩证法到疯狂史

Madness and Death in Philosophy, by Ferit Güve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19 pp., March 2005二十世纪中期开始,“疯狂”(madness)逐渐成为西方思想界的流行话题。至二十世纪末,在“疯狂”被过度言说后,相关讨论终于迎来了退潮。或许可以说,围绕“疯狂”的研究抚平了这类话题的激进本性。这一现状对于《哲学中的疯狂与死亡》(Madness and Death in Philosophy)的作者费利特·古文(Ferit Güven)来说,正构成了反思“疯狂”问题的契机:如果“疯狂”是现代性的表征,它为何迅速被工具理性压制,沦为学术研究的客体或对象?反之,如果“疯狂”问题具有哲学史意义上的重要性,那其在当代被提出的现象背后,是否涉及更深层的哲学史思维范式的转变?对前一种提问方式的怀疑,促使古文选择后者的路径来重新思考“疯狂”问题。借助“疯狂”在哲学史上的意义,古文希望重新考虑“哲学”本身的构成与限度。他主张,“疯狂”并非终将让位于更流行话题的现代产物,而是哲学一直以来赖以构成其身份的事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死亡”作为与“疯狂”并...

Wed Apr 24, 2024 11:54
汪海涛评《兴隆场》︱“兴隆场困境”:权力的博弈与无功的劳碌

《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1940—1942)》,[加]伊莎白(Isabel Brown)、俞锡玑著,邵达译,中华书局2013年1月出版,416页,66.00元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借马可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异域的看法: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自己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的、永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当年轻的社会活动家伊莎白(Isabel Crook)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离开加拿大前往兴隆场参加乡村建设实验时,她一定会认同这句箴言的前半部分:兴隆场如镜子一般反射出四川乃至整个中国在抗战时期的农村风习,呈现图景与人们的普遍认知相去甚远。而对于出身小康之家、生活情调丰富的年轻学者来说,她能够在兴隆场看到的,是当地人拥有的一切远少于她的想象,不然她也不会作如此开篇:大多数日子里,兴隆场——一个仅有八十二户人家的小集镇,看上去平淡无奇、缺乏生气,似乎恰是农村单调生活的缩影。兴隆场周围数里以内,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百分之九十的人家都居住在简陋的土坯屋里,绝大部分农民挣扎在贫困线上,大约三分之一入不敷出,另有一半勉强糊口。人们的衣服色彩单调,买不起夹衣的穷人要为过冬犯愁。人们的饮食单调,随着物价的上涨,穷人们会加...

Tue Apr 23, 2024 08:57
康德诞辰三百年|苏珊·奈曼:为什么这个世界仍需要伊曼纽尔·康德

苏珊·奈曼(Susan Neiman),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受业于罗尔斯,先后在耶鲁大学和特拉维夫大学任哲学教授,现居德国,系波茨坦爱因斯坦论坛(Einstein Forum)负责人,2014年斯宾诺莎奖获得者。奈曼的写作主题涉及启蒙运动、道德哲学、形而上学、当代政治,著有《文火:柏林犹太笔记》(Slow Fire: Jewish Notes from Berlin, 1992, 2010)、《理性的统一:重读康德》(The Unity of Reason: Rereading Kant, 1994)、《现代思想中的恶:另类哲学史》(Evil in Modern Thought: An Alternative History of Philosophy, 2002)、《道德明确性:成年观念论者指南》(Moral...

Mon Apr 22, 2024 07:59
梁其姿谈中国酱油的文化历程及日常的历史

梁其姿(章静绘)香港大学荣休教授,台湾地区“中研院”院士梁其姿教授长期从事明清社会史和中国医疗社会史研究,出版有《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等著作,近年来又转向酱油的文化史研究。近期,她受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邀请做了题为“中国酱油的文化历程:日常之物的启示”的系列讲座,在接受《上海书评》记者的采访中,她指出,酱油的日常化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中很重要的一环——其商品化、工业化的过程,及其创造文化价值的力量。从酱油这平凡的日常食物中,我们可看到近代中国的大历史。以前您主要做医疗史和慈善方面的研究,然后突然转到酱油这样的食物史研究,表面上看好像觉得跨度非常大。这之间有什么关联吗?梁其姿:差不多七八年前,我的研究兴趣仍在医疗史。我那个时候想做的题目是近代“营养”观念的建构。“营养”在近代中国变得很重要,这与生化知识,如维他命等从西方引入有密切关系。关于这个主题,我也发表了几篇文章,也曾在复旦做过一个关于营养和素食在近代中国的演讲。素食是传统文人的主要饮食内容,吃清淡食物是主流,肉与肥腻的食物被认为很低俗。但是到了近代,吃素慢慢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象征,或者是受“迷信”的佛教的不良影响,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对传统...

Sun Apr 21, 2024 08:51

خوراک خبری خود را بسازید

آیا آماده هستید تا آن را اجرا کنید؟
بدون نیاز به کارت اعتباری، یک دوره آزمایشی 14 روزه را شروع کنید.

ایجاد حساب‌کاربری